明道中學iGEM團隊創造「新世代口服疫苗」連續七年金牌肯定

明道中學iGEM團隊研發「新世代口服疫苗 Phaccine」,榮獲「基因複合元件」及「實驗安全」2項大獎,及5項最佳獎提名,連續7年榮獲金牌肯定。(明道中學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明道中學iGEM團隊共37位同學,日前參加美國MIT麻省理工學院所創辦的國際基因工程生物競賽,利用基因改造「噬菌體」,成功製造「新世代口服疫苗 Phaccine」。(明道中學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明道中學iGEM團隊日前參加美國MIT麻省理工學院所創辦的國際基因工程生物競賽,利用基因改造「噬菌體」,成功製造「新世代口服疫苗 Phaccine」,榮獲「基因複合元件」及「實驗安全」2項大獎及5項最佳獎提名,連續7年榮獲金牌肯定。

「新世代口服疫苗 Phaccine」由「噬菌體phage」和「疫苗vaccine」兩個單字的結合,屬於1種「疫苗系統」。iGEM團隊同學們觀察近年的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施打,思考若能將疫苗改爲口服,不但可大量減少施打成本,也能更快速、全面普及,因此「新世代口服疫苗 」是運用合成的「卵清蛋白基因」植入「噬菌體」的基因體,透過口服的方式,感染大腸桿菌,讓細胞發現抗原,產生抗體,進而產生保護作用。

明道中學指出,iGEM團隊今年共有37位同學,多數同學們從國中二年級就開始參加校內的「生物科技人才培訓班」,升上高中正式組成iGEM團隊,並於2021年底提出計劃,也響應臺中市政府社會局的SDGs提案活動,解決樂齡族羣對新冠疫苗的疑慮,成效顯著。

明道iGEM團隊「社會實踐組」組長林柏妤表示,爲了讓研究更貼近市場,他們拜訪了3間牧場以瞭解雞、豬等畜產業的疾病防治,也參訪臺灣生產流感疫苗的生技公司,以及專訪中研院的博士,從中學到許多實務經驗;隊長高振育則表示,他負責與競賽大會聯繫,在後疫情時代,難得有機會可以到海外跟其他國家的高中生交流互動,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此外,學生陳彥伯會負責教育部分,設計桌遊課程教案,並善用暑假期間,到中部地區偏鄉小學提供教育服務,透過實作萃取香蕉DNA的方式,讓資源不平等的地方更瞭解基因改造及疫苗等相關知識;學生林彥佐則擔任網頁整合的角色,將大家這1年來的歷程,歸納、彙整並發表到網路上共享。

博士兼指導老師陳沛鴻說,同學每年都能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從2016年「血酒機」、2017年「會吃糖的乳酸菌」、2018年「蚊子採血器」、2019年「微藻空氣淨化器」、2020年「防蛀牙糖果」、2021年「沙門氏菌生物檢測法」到今年的「新世代口服疫苗 Phaccine」等,看着同學爲了自學程式設計、寫計劃到半夜,認真努力帶來卓越成果,相當爲同學感到高興。

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則表示,iGEM競賽是標準的跨領域合作的探究與實作,指導老師透過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現況、團隊溝通合作等,一步步實現計劃,而學生們跨部別以專長合作,才能共同完成iGEM專題,更能在過程中學習到跳脫舒適圈勇於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