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臺灣人認同」達76.8% 「雙重認同」自認臺灣+中國人跌破一成

▲臺灣民意基金會國族認同民調。(圖/臺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臺灣民意基金會今(27日)早上發表「臺灣人最新的民族認同」即時民調。調查結果發現:76.8%自認爲自己是臺灣人、6.6%自認爲自己是中國人、9.5%自認爲自己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5.2%沒意見、1.8%不知道、拒答。相較1月調查,臺灣人認同略微上揚0.8個百分點,雙重認同者(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下滑2.1個百分點,中國人認同下滑0.6個百分點。

對於民調結果,臺灣民意基金會分析,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臺灣人中,有七成七自認爲自己是臺灣人,不到一成自認「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6.6%自認爲自己是中國人。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清楚地訊息,那就是,在臺灣,臺灣人認同,有別於中國人認同,是一種「統攝性的(overarching)單一民族認同」。

與最近一次調查相比,也就是2024年1月,可以發現臺灣人民族認同模式沒有基本的變化,整體而言相當穩定。具體地講,臺灣人認同略微上揚0.8個百分點,雙重認同者(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下滑2.1個百分點,中國人認同下滑0.6個百分點。臺灣民意基金會認爲,這些微幅波動,或許與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來臺帶動的「仁來瘋」(Jensanity)不無關係。

臺灣民意基金會說明,在二十歲以上臺灣人中,58%有強烈臺灣認同,18.8%有輕度臺灣認同,9.5%有雙重認同,3.7%有輕度中國認同,2.9%有強烈中國認同。換句話說,在今日臺灣,有五成八的人有強烈臺灣認同,但有強烈中國認同的人不到百分之三,形成強烈的對比。

若與年齡層交叉分析,每一個年齡層都呈現一面倒的臺灣認同凌駕中國認同的現象,而且年紀越輕,臺灣認同比例越高。具體數字如下:20-24 歲,86.3%臺灣人,4.6%有雙重認同,2%中國人;25-34 歲,89%臺灣人,2.5%有雙重認同,3.7%中國人;35-44 歲,79.4%臺灣人,9.6%有雙重認同,2.6%中國人;45-54 歲,69.2%臺灣人,12.5%有雙重認同,9.4%中國人;55-64 歲,70.3%臺灣人,15.2%有雙重認同,9.3%中國人;65 歲及以上,74.8%臺灣人,8.9%有雙重認同,8.8%中國人。

此次調查由臺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4年6月11-13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爲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30%。有效樣本1070人,市話750人,手機320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臺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臺灣民意基金會(TP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