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環保局科技監測 一舉查獲3家業者「夜間違規」裁罰140萬

苗栗環保局近年利用科技監測,讓夜間違規無所遁形。(苗栗環保局提供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苗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近年來利用各項科技及智慧監測,搭配稽查檢測多管齊下,追查縣內空污異味來源,從9月迄今進一步調查各工業區夜間情況,一共查獲3家業者違規,共裁處140多萬元罰款,讓夜間違規無所遁形。

環保局2019年起在全縣八大工業區、民衆陳情熱點和容易影響社區的範圍,設置500多臺空氣品質感測器,透過大數據掌握全天候的空氣品質,並透過「移動式空品監測車」,追蹤可疑的污染源頭。

苗縣環保局指出,今年進一步分析竹南、頭份、銅鑼和中興工業區的陳情熱點及異味敏感區域,並派員使用高科技儀器FID、PID等進行巡查,將各項資訊整理後,循線分析污染狀況。9月在頭份工業區查獲一家電池原料業者利用廢棄物作爲原物料,卻未依規定申請操作許可證。

10月再次出擊,在中興工業區查獲塑膠製品工廠,沒有依許可證規範操作;11月則是在中興工業區查獲一家膠帶製品工廠的防制設備,沒有依許可證規範操作,且未有效收集廢氣,3件都安排稽查員夜間查訪,發現有異常數值後依法告發。

環保局長陳華盛表示,環保局這幾年多管齊下,在工業區附近利用科學儀器偵測與追查,讓今年突襲性夜間稽查,更加準確又不受限人力、時間,並更確實掌握各區域的空氣品質,他也呼籲縣內業者應加強廠內自主管理以免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