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退市”!又有一批地產公司喪失上市地位

房地產行業的出清還在持續中。6月以來,又有三家上市房企先後進入退市程序,分別爲世茂股份(600823.SH)、中南建設(000961.SZ)、迪馬股份(600565.SH),均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

這期間,各家房企都曾努力自救,或增持、回購護盤,或釋放利好信息,嘗試將股價維持在紅線之上,但都未能有效擺脫“面值退市”的困局。事實上,2023年,從A股退市的8家上市房企也均是因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

業內認爲,短期內,回購和增持可以支持企業穩定股價,解決“燃眉之急”,但這些舉措並不足以對抗大勢,同時A股正在加速形成常態化退市格局,保殼的難度加大。有分析人士指出,遭遇面值退市的根本還是在於公司本身的投資價值不足,投資者回避風險,爭相拋售。

克而瑞研究認爲,對上市房企來說,長期的股價能否止跌回升,仍然需要行業基本面的修復;企業也要修復自身的造血功能,恢復企業的正常運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退市保衛戰效果甚微

退市危機壓頂之際,上市房企大多曾嘗試採取多種措施化解“面退”風險,包括注入控股股東資產、公司回購股份、股東增持等,以期挽救上市公司的市值,擺脫“1元魔咒”。

早在2023年時,世茂股份就曾發佈股價提振計劃。是年5月初,世茂股份因2022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並在連續8個交易日跌停後又陰跌不止,股價一路走低至1.01元/股,距警戒線僅一步之遙。

此後,世茂股份宣佈將使用不低於1億元(含),不超過2億元(含)進行公司股份回購,回購股份價格區間不高於1.3元/股;同期,控股股東方面也發佈增持計劃。截至2024年6月,該公司回購總金額約1.75億元;控股股東方面累計增持金額約1.69億元。

據克而瑞統計,上述提振動作曾短期內讓世茂股份的股價有了小幅上漲,但2023年全年,該股票的整體跌幅仍達52.54%。直至今年4月中旬,ST世茂股價跌破1元/股的關口,並逐步走向面值退市。

與世茂股份同期面臨退市難題的中南建設和迪馬股份,在增持或回購之餘,還曾釋放出引入戰投等利好消息。

中南建設在今年2月收盤價初次跌破1元時,曾推出董事及高管的增持計劃,並迅速推動公司股價迴歸至“警戒線”之上;但此後4月,公司股價再次跌至1元/股以下。此時,中南建設對外釋放消息稱,與太盟投資集團等就債務化解、引進戰略投資舉行座談會,刺激公司股價在下一交易日開盤時漲停。

迪馬股份也於6月13日時,在其官微發佈一篇事關其重整進展的文章,其中提及重慶市方面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東銀集團、迪馬股份的幫扶支持力度,全力維護上市公司穩定等。在此消息的刺激下,迪馬股份的股價當日走出“地天板”,次日開盤後繼續漲停。

可惜的是,這些保殼動作並未能帶來持續的效果。儘管中南建設和迪馬股份在釋放上述利好消息後,股價漲停,但始終未突破1元/股的大關。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第一財經分析,回購和增持等舉措短期內會有所效果,但房地產公司資金緊張,可動用的資金本身就不多,回購和增持的力度是很有限的。此外,市場上有如此多回購和增持的案例都未能奏效,也說明這些舉措並不能對抗大勢。

另有資深市場人士指出,當前許多保殼動作被嚴監管,過去上市公司除了回購,還可以嘗試進行資產重組併購等,但現在監管層會認爲這些公司實際上已經不具備相關能力了,這些動作只是爲了保殼。

另外,中南建設和迪馬股份對外釋放引入戰投等利好消息後不久,就先後被監管層問詢,並收到了江蘇證監局的警示函和上交所的監管警示。

金科股份則相對幸運,在2023年5月經歷了董監事高管團隊和控股股東增持等一系列效果不明顯的護盤動作後,又緊接着在2023年6月推進引進國資戰投、向法院申請重整等,帶動公司股價連番上漲,最高曾達到2.5元/股之上。

今年4月底,金科股份又得到了來自重慶市方面的支持,重慶市要求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大對金科的幫扶工作力度,全力支持金科重整成功。多措並舉進行“保殼”動作之後,金科股份的股價已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在1元/股以上,擺脫了“面值退市”的風險。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認爲,置入優質資產+股東增持或回購、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措施能夠在短期內一定程度上提振股東信心,拉擡股價。債務重組方案的推出和有效進展、銷售回款增加、業務發展良好等能夠有效改善企業經營基本面的措施,才能夠有效提升投資人長期信心,增強上市房企業績增長確定性,從而降低股票退市風險。

退市潮仍將繼續

自2023年6月初,“四川一哥”藍光發展終止上市以來,據克而瑞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年,已有8家A股房企被強制摘牌。

這其中,既包括嘉凱城、美好置業、宋都股份、粵泰股份、中天金融等中小型房企,也有藍光、泰禾、陽光城等多家曾經的30強房企。2024年至今,算上年初的*ST泛海,至今也有4家上市房企退市。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分析稱,近年來,房地產市場呈現“階梯式L型”下行趨勢,且當前還沒有逆轉的跡象,房企銷售回款連年收縮,融資也未見好轉,同時又面臨債務到期的壓力,現金流緊張的同時,大部分民營房企又喪失了再投資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業績增長動力,疊加所持資產的不斷貶值,上市房企的股價也就持續縮水,直至跌到1元以下,面臨退市窘境。

王驥躍向記者表示,房企前幾年槓桿率比較高的,在行業調整的時候,高槓杆的問題就反噬了。當資金週轉不過來的時候,各種窟窿和問題也就暴露出來了。面值退市是投資者用腳投票,是市場行爲。

具體到房地產板塊,上述資深市場人士也指出,當前房企賬面上的土地大幅貶值,房子賣不出去,銷售資金無法回籠,“資產質量不佳,沒有業績增速,沒有股息分紅,投資者自然不買賬”。

多家退市房企也確實在過去的幾年裡出現鉅額虧損。2021-2023年間,中南建設累計虧損超178億元,迪馬股份累計虧損超90億元;世茂股份則在2022-2023年累計虧損超135億元。

劉水認爲,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仍存,疊加企業近兩年整體縮表,行業風險化解仍在進行中,各大房企業績的確定性存在隱憂,這些因素都對地產板塊表現形成一定程度制約。此外,當前面值退市房企多數存在債務重組進展緩慢、經營質量不佳等問題,投資人對其恢復正常經營能力存在擔憂。

有長期關注房地產板塊的市場人士向記者分析,當前股市行情較爲萎靡,小盤股、低價股都被重創,若股票真的走向退市的結局,股東難免血本無歸,所以當股價觸及1元左右時,資金就會選擇儘快出逃。

據Wind金融終端,截至7月2日,在房地產上市企業中,華夏幸福、*ST金科、華遠地產等的股價處於低位,收盤價分別爲1.08元、1.21元、1.21元;北辰實業、綠地控股、榮盛發展等的股價稍高,但也處於1.5元/股左右。如果房地產板塊不能有效好轉,這些股價瀕臨1元的上市房企,在未來都將面臨“面退”的考驗。

宋紅衛表示,從當前樓市趨勢、今年房企到期債務情況以及銷售回籠資金的情況來看,部分房企還會面臨償債壓力,在這幾個方面沒有得到實質性好轉的前提下,預計將對於企業股價繼續形成明顯衝擊,若股價跌破1元,就會面臨面值退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