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營養午餐隨便辦? 連宜蘭縣議長都說:烹調方式可更精進

宜蘭縣議長張勝德(左三)實際深入校園,關心孩子們的營養午餐。(吳佩蓉攝)

宜蘭縣議長張勝德(左)實際深入校園,關心孩子們的營養午餐。(吳佩蓉攝)

咖哩飯是多數孩子們喜歡的午餐。(吳佩蓉攝)

咖哩飯是多數孩子們喜歡的午餐。(吳佩蓉攝)

宜蘭縣國中小學的家長反映,常聽到孩子抱怨學校營養午餐不好吃,因此擔心「免費」的午餐就隨便辦嗎?且廚餘率偏高。議長張勝德便深入校園與學生一起吃並瞭解狀況,他建議烹調方式可更加精進。教育處迴應,會請學校及團膳在午餐供應基準範圍裡,適時調整菜單以增加學生接受度,落實廚餘瀝水減量作業。

根據教育處統計,今年1至6月各校廚餘率超過20%以上的有6所國中小學,分別爲國華國中、中山國小、頭城國中、宜蘭國小、凱旋國中、中華國中;也有廚餘率不到0.5%的大洲國小及竹安國小;而全縣各營養午餐供應學校的總廚餘率是7.94%。

在統計資料中發現,位於宜蘭市及羅東鎮等市區學校,普遍有午餐廚餘量較多的現象,偏遠地區學校的廚餘量相對少,尤其南澳鄉各校的廚餘率都在個位數,且數值在全縣平均廚餘率以下。遂張勝德實際走訪學校與學生們一起吃營養午餐,發現學生普遍愛吃肉、不愛吃青菜,各校的剩食往往以青菜居多。

特別是紅蘿蔔、豆芽菜或白菜,張勝德認爲,口味上不是不好吃,而是在烹調料理方式可更加精進、做些變化,像是把紅蘿蔔加入多數孩子們喜歡的咖哩飯中,馬上被一掃而空;或將青菜切碎與肉末拌炒,也能提高學生的接受度。

張議長建議,學校福利社是否在10點或10點半過後,減少販售例如包子等足以飽食的食物,避免孩子中午吃不下飯,期盼藉由檢討改善,提升宜蘭縣免費營養午餐的供餐品質,達到不但營養又好吃,培育均衡發展、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教育處表示,對於市區學校廚餘較多的原因,經瞭解,市區學生對於食物的選擇性及其購買便利性較多元,而學校福利社或販賣機供應的食物皆符合規定,將持續宣導於午餐時間不得販售影響正餐的飲品與點心,並加強推廣食物來源、均衡飲食、衛生安全及珍惜食物等觀念。

教育處進一步說明,請學校及團膳在午餐供應基準之範圍裡,適時調整菜單,另規畫明年初舉辦廚師廚藝精進研習,學校菜色可透過「變化烹調法」的方式改善,以提供菜色多樣性增加學生接受度,落實執行廚餘瀝水減量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