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後經濟挑戰 花旗:三大議題左右世界經濟

花旗(臺灣)銀行商業金融事業羣負責人餘苑菱(右)與花旗(臺灣)銀行財資暨貿易金融事業羣負責人程雯(左)參與活動。(花旗提供)

花旗(臺灣)銀行商業金融事業羣日前於臺北舉辦「疫後經濟大未來暨供應鏈新思維論壇」,活動吸引超過百位貴賓參加,並邀請花旗經濟學家,幫助客戶瞭解疫情後的經濟觀察重點。展望2023年,美國升息戰線拉長、中國經濟重啓與地緣政治的影響,仍是左右世界經濟的三大議題。

花旗(臺灣)商業金融協助1600多家隱形冠軍與優質臺商企業客戶應對挑戰,拓展國際業務版圖。深耕在臺超過半世紀,花旗在臺灣爲800多家跨國公司與100多家本國頂尖企業集團及金融機構提供銀行服務,是臺灣最大的外商銀行。

花旗(臺灣)銀行商業金融事業羣負責人餘苑菱認爲,企業需善用供應鏈的多元佈局策略與數位平臺,以有效管理、降低通貨膨脹和全球市場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提高營運效率。她強調,隨着疫後經濟的需求和供給逐步復甦與調整,企業也需與時俱進,重新評估運營和現金流需求,調適並強化營運韌性,追求永續成長與發展。

參與論壇的花旗經濟學家提醒:美國通膨是疫後經濟的觀察重點;中國市場重啓與經濟成長計劃,則有待觀察;地緣政治的角力,持續影響企業在供應鏈的多元佈局戰略,當中包含生產基地的選擇。舉例來說,烏俄戰爭未停,導致歐洲能源價格攀升、生產成本提高,推動歐洲企業,將生產基地由本地移轉到亞洲,東協國家,諸如越南、印度、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尼,均受惠於此波趨勢。

臺灣企業在佈局全球供應鏈,如何面對這些趨勢所帶來的挑戰,包含匯率變動?花旗觀察到,近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思考是否建置第二個資金管理備援中心。

花旗(臺灣)銀行財資與金融貿易事業羣負責人程雯強調:「建置資金管理備援中心,需多方考量各層面的影響,例如:各市場稅務、法務與會計帳務的差異,及如何在既有銀行架構下,串接各地資金,靈活面對各種營運需求。」此外,她進一步指出,加強運用創新數位金融服務,也有助於企業因應經濟局勢變化,降低風險,讓營運更具彈性。

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趨勢,花旗的財資與金融貿易業務,透過現金管理、營運資金、流動性管理和貿易融資等服務,協助臺灣企業佈局供應鏈時,處理營運資金所帶來的壓力跟挑戰。

舉例來說,虛擬企業卡可應用於許多付款需求,例如數位廣告、雲端服務、國內外供應鏈、線上訂閱制服務與會議活動等;此外,企業虛擬卡付款當下,企業仍可保留現金部位在手,延長付款天期。遠期信用狀等銀行工具,則提供企業資金調度餘裕,收付更具彈性。

花旗也把貿易融資服務結合數位化與ESG趨勢:數位化平臺可幫助企業大幅減少人工籤核與處理的作業流程;此外,花旗跟把金融產品與服務,串聯相關ESG指標,協助客戶邁向永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