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別把俄羅斯逼得太狠!一旦俄國當中國的附庸,就全完了
2022年5月,俄烏衝突剛爆發不久,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時就提醒了西方國家以及美國“不要因情緒裹挾,過度施壓俄羅斯”。
1年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羅斯已經開始淪爲中國的“附庸國”。
俄羅斯真的會成爲中國的“附庸國”嗎?
不能輸的戰爭
今年8月初,烏克蘭一聲不響對俄羅斯境內的庫爾斯克州發起進攻,利用高速公路上的攝像頭等設備精確的打擊了俄軍支援部隊。
8月19日,烏克蘭稱他們已經控制了庫爾斯克1250平方公里的俄領土和92個定居點。澤連斯基更是直言“我們必須與我們的夥伴一起,全力迫使俄羅斯實現和平”。
烏克蘭此舉徹底惹怒了普京,當天,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採訪時就說了,“普京明確表態,在烏克蘭對庫爾斯克州進攻後,任何談判都是不可能的”。言下之意就是俄羅斯要和烏克蘭剛到底了。
對於俄羅斯來說,俄烏戰爭是一場絕對不能輸掉的戰鬥,一旦俄羅斯輸了,那俄羅斯估計就不復存在了,爲什麼這樣說呢?
俄羅斯前身是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接手,才轉爲資本主義國家。
可在上世紀中後期,美國拉攏歐洲各國組成了資本陣營,目的就是對抗蘇聯,現在蘇聯雖然不在了,這美歐聯盟並沒有解散,對蘇聯的威脅也轉變成爲了對俄羅斯的威脅,尤其是在德國合併後,俄羅斯和美歐之間的“緩衝帶”便減少了。
烏克蘭是歐洲第二大面積的國家,它位於北約和歐盟國家之間,也處在獨聯體國家之間,它還是俄羅斯和西歐國家地緣政治的交匯點,它被稱爲“中歐和東歐的十字路口”。
在俄羅斯周圍的歐洲國家大部分都已經加入了北約,比如挪威、立陶宛、波蘭、阿塞拜疆等,2023年,芬蘭也正式加入北約。美國對俄羅斯在歐洲的包圍圈基本是形成了。
俄烏衝突看似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實際上是俄羅斯和整個北約,或者說是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戰爭。
一旦俄羅斯戰敗,烏克蘭就會加入北約,俄羅斯極大可能會被美歐等國瓜分,或者重新和美國統一站隊。要是俄羅斯選擇後者,那我們就危險了,所以,俄羅斯此戰不能敗。
俄羅斯這次雖然被烏克蘭襲擊了,但總體來說,主動權還是掌握在俄羅斯手中的。
俄新社在21日報道稱,俄國防部軍事政治總局副局長阿勞季諾夫少將表示,部分烏軍已經從庫爾斯克州撤出。
實際上,這場俄烏戰爭打到今天,烏克蘭幾乎是靠着北約續命,烏克蘭國內的經濟下滑嚴重,反觀俄羅斯經濟卻在穩步發展,並沒有受到大多影響。
於是,美國等歐洲國家便試圖從輿論方面下手。法國總統馬克龍說“俄羅斯將淪爲中國的附庸國”便是有意挑釁中俄關系,爲什麼他要這樣做呢?
中俄關系
俄羅斯能夠從美歐等國的經濟制裁中殺出一條穩妥的發展道路,離不開我國的幫忙。
俄烏戰爭爆發之際,美國聯合歐洲等國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實施了一系列的制裁舉措,給了俄羅斯重重一擊。
奧巴馬在卸任之前曾評價俄羅斯是“一個較小的國家,除了石油、天然氣和武器,他們的經濟產不出其他任何別人願意購買的東西。他們沒有創新”。
雖然俄羅斯當時還擊了,但俄羅斯經濟的確是靠着出口石油和天然氣,最主要的是俄羅斯的大客戶都是歐洲國家。所以,美歐等國採取制裁手段後,俄羅斯經濟出現了動盪。
關鍵時刻,我國出手了,和俄羅斯簽訂了許多合作協議,其中就包括進口俄羅斯能源,給俄羅斯經濟續命了。
美歐等國眼見俄羅斯在我國的幫助下,逐漸走出經濟陰霾,哪還能坐得住,只能找茬來挑撥中俄關系。
但美歐等國的陰謀是不會成功的,中俄關系是經過時間沉澱的,彼此是值得信賴的老朋友。從上數幾十年,我們還蘇聯是同一陣營的,是有革命情誼的。
法國馬克龍才說“俄羅斯開始淪爲中國的附庸國”,俄羅斯就立刻出來反駁,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不同意馬克龍的說法”,並強調“中俄兩國是互惠互利的關係”。
俄外交部副部長亞歷山大•格魯什科也發聲表示,馬克龍對中俄關系的理解就是“試圖在老朋友之間挑撥離間”。
我國也曾表示,中俄是正常的貿易伙伴關係,中俄不會結盟。只是美歐等國總是對中俄關系的聲明視而不見。
俄羅斯不會成爲中國的“附庸國”,因爲我國和每一個國家建交都是以和平、尊重爲前提的。俄羅斯和我國就是認識了75年的老朋友,我們的友誼歷久彌新。
總結
俄烏衝突的爆發原因之一是美國想要繼續推行他們的霸權主義,試圖掌控東歐話語權,這是美國的野心,並不利於世界和平。
2022年5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便表示,俄烏雙方應該儘快通過談判結束戰事,他還提醒一句,“西方不要因情緒裹挾,過度施壓俄羅斯”。
基辛格還說,“烏克蘭本應是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橋樑,但現在,隨着關係的重塑,我們可能會進入一個重新劃分邊界、俄羅斯完全被孤立的空間”。
他明確指出,“俄羅斯是歐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關鍵時期內,俄羅斯是歐洲力量平衡的保障者。若是俄羅斯完全疏遠歐洲,並在其他地方尋求永久聯盟,這可能導致類似冷戰的外交距離,這將使我們倒退幾十年”。
基辛格認爲,“烏克蘭的適當角色就是成爲一箇中立國家,而不是在歐洲和俄羅斯的衝突中成爲歐洲的前線”。但很明顯,基辛格對美歐的警告並沒有被他們聽進去。
此戰結局或許即將到來,美國大選結束的那天,也許就是俄烏衝突結束的那天,只是人們都不知道它將以何種方式結束,俄羅斯未來又能否再回到歐洲市場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