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洗產地 他轟政府聯手廠商騙百姓:被查到僅冰山一角

巴西進口雞蛋流向不明,美豬爭議再度引發食安疑慮。圖非文中指涉肉品。(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桃園市新興冷凍食品使用美國豬肉和加拿大豬肉混制火鍋肉片,但外包裝原料原產地僅標示加拿大,涉違反《食安法》,桃園市衛生局已移請檢調偵辦。該批火鍋肉片共10萬多公斤,已於8月下旬全數售出。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坦言「恐怕不容易追回來!」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政府糾結實質轉型的蛋頭思維令人不解,只要加工就與原產地脫鉤,這樣就是自欺欺人,政府和廠商聯合欺矇百姓,目前被查到的僅是冰山一角。

賴士葆今(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進口蛋洗選之後,農業部指示業者貼上產地臺灣,震驚社會,這是道地的洗產地,當時輿論就憂心或許美豬進口也可能被如此移花接木,不幸這樣的疑慮成真。桃園查出兩家進口商將美豬混入加拿大、英國肉品,下游有90幾家通路商,消費者已全部吃下肚,這僅是被查到的冰山一角,其餘沒有被查到可想而知是什麼光景。

賴士葆質疑,肉商表示標示美豬沒人買,所以作假標示其他國家是必要之惡,民衆成爲無辜的受害者。回顧當初反對美國萊豬進口真是斑斑血淚史,蔡政府堅持不肯標示含有萊劑的美豬,政府的政策就是刻意讓有無含萊劑的美豬魚目混珠,在沒有選擇餘地的情況下被迫吃下。深知民衆對於吃美豬有陰影,所以廠商便宜行事,就自行洗產地,孰令致之?

賴士葆直批,如今被查到產地標示不實要被罰,然而政府冠冕堂皇的不標示萊劑,這是烏魯木齊的政策,竟沒有罰則。根據食藥署官員說明進口蛋洗選打成液蛋,沒有實質轉型,要標示原產地,若變成滷蛋就是實質轉型,不必標示產地,這樣的蛋頭思維讓人不解。

賴士葆強調,因爲進口蛋在冷鏈斷鏈的過程已經變質,做成滷蛋,本質就是壞蛋,糾結在實質轉型沒有意義。所以肉品業者進口美豬,在臺灣加工實質轉型成爲肉鬆,就與原產地脫鉤,標示臺灣加工,這樣就是自欺欺人,政府和廠商聯合欺矇百姓。當時推說疫情不便查廠,不標示萊劑,政府保證說會嚴格邊境源頭管理到流向嚴格管制,根本是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