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爭 華府需要製造業復甦 智庫點名美產業弱點

報告也點名美國正面臨六大挑戰:高科技製造技能出現明顯的鴻溝、生產力成長讓人失望、投資不足、供應鏈極其脆弱、政府問責制度的不足,以及國際合作不足。圖爲俄亥俄州的機器手臂生產線。(圖/路透社)

軍事新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23日引述智庫最新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隨着華府與北京的經濟與國家安全競爭日益激烈,中國大陸甚至公開表示計劃於未來數十年內,取代美國成爲全球領先經濟體;面對此情此景,美國想贏得競爭就必須啓動「製造業的復甦」,但華府卻面臨投資不足、供應鏈極其脆弱以及政府官員問責不足等缺陷。

美智庫「雷根總統基金會暨研究所」發佈最新報告《製造業復興:爲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改善美國生產》。爲加強美國製造業基礎,報告建議新修《國防生產法案》(Defense Production Act, DPA)、擴大美國勞動力以因應需求提高的貿易、建立新公共夥伴關係、祭出財政獎勵措施以提升與國家安全相關的經濟部門,與G7、四方安全對話(Quad)就國家經濟議題展開協調。

其中,報告建議「DPA進行新修法,以解決關鍵製造設備面臨的問題,諸如給予STEM人才認證、直接項目融資、許可證自動快速追蹤,與勞動力訓練的投資」。

※美國面臨的六大挑戰

報告也點名美國正面臨六大挑戰:高科技製造技能出現明顯的鴻溝、生產力成長讓人失望、投資不足、供應鏈極其脆弱、政府問責制度的不足,以及國際合作不足。

「Breaking Defense」引述《華爾街日報》最新統計,指出過去美國科技企業與私募股權企業向大陸境內經濟投資數十億美元,特別是微晶片創新與製造業。結果爲美國企業助大陸一臂之力,達成迎頭趕上甚至超越美國的目標。

「Breaking Defense」表示,長達數十年外包與離岸發包,美國驚覺如今已流失過去擁有的領先優勢。美國製造業基地曾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並在過去數十年來的衝突發揮重要影響力。

憑藉着驚人制造業能力,美國也創造數十萬份技術嫺熟的技工與工作機會,以及報酬豐厚的工作,這些優勢都逐漸流失中

報告建議美方擴大勞動力,並投資勞動力訓練。(圖/路透社)

※大流行凸顯供應鏈的脆弱

但十幾年來的短視決策,造成優勢的流逝;如今美國能否扭轉過去長達數十年的短視影響,仍有待觀察。但政府、業界領導人愈來愈急迫着解決這一問題,試圖讓製造業迴流並與國家安全連結起來。

報告也指出,大流行展示了全球供應鏈面對衝擊與中斷的脆弱性,美國應制訂議程,承認國內製造業對國防與經濟權力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對今日、未來都是不可或缺的。

洛馬前執行長,現任該研究主持人的休森(Marillyn Hewson)在新聞稿指出,「來自中國的經濟與國家安全威脅不容忽視。這份報告確定美國針對基礎設施、設備、技術與重要人才,應採取哪些措施加強投資與利用」。

事實上,拜登日前已簽署《基礎設施投資法案與就業法》。該法案提供述兆資金,用以更新美國過時的基礎設施、投資美國製造業、綠能與新興產業,並提高美國勞工技能。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正試圖將《2021美國創新及競爭法》(USICA),加入2022年《國防授權法案中》之中。USICA旨在強化美國人工智慧(AI)、5G、微電子與等關鍵科技與製造業領域的研發。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大流行也暴露美國供應鏈弱點。2021年夏天,美國跨黨派國會工作小組便指控北京將產業鏈差距作爲武器;與此同時,美國政府與私人企業愈來愈關注於復甦半導體、醫療保健等領域的製造能力。

研究團隊總結,新冠肺炎證實美方不應再忽視供應鏈的彈性問題,也不該持續延宕足以影響國家安全的關鍵資本投資。「大流行證實美國經濟還有創造潛力,透過投資此一潛力,美國能重建世界級製造業,這有助於保障美國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