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國際地位保持堅挺的原因

(圖/中新社)

鑑於紙幣可以買到所有商品,這就造成了錯覺,好像紙幣本身就有價值。稍加思考,紙幣印刷成本很低,可買物品價格卻很貴,所以能成交,推論紙幣代表貴金屬,或者其他可買到的物品。

人類最早紙幣宋朝的「交子」,就是錢莊票號有白銀,然後開出銀票「交子」,持有者隨時可以兌換成白銀,交子就是錢莊票號的債務憑證。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方政府財政緊張,林肯政府發行債券,公衆用金幣購買國債,政府保障到期後就償還國債。因爲國債信譽好,持有交易更加便利,即便國債到期,民衆也不着急兌現。從紙幣的起源看,紙幣的本質就是發行者的債務憑證,發行者必需保障償還,才能保證紙幣被普遍接受並流通。

現代的紙幣已經成了終極支付手段,持有紙幣可以買到所有物品,卻再也不能兌現成貴金屬,紙幣就此好像失去償還性,所以也就不再是債務憑證了。有人說,紙幣是國家信用擔保,還什麼還?此話貌似有理,但卻沒有明白,信用就是償還,沒有償還就沒有信用。國家信用擔保,就是國家擔保的償還,而不是不還。紙幣已經不兌現了,那又怎麼償還?如果眼光聚焦在個體操作上,確實沒有償還,美元就是終極支付,再也不能兌換成黃金。但如果拓展到整個社會運轉機制,則美元用政府的公共服務做擔保和償還,這就與民衆用工資做擔保,償還房貸是完全一樣,只不過大多數人看不清這點而已。

美元發行始於發行國債,國債的擔保是未來的稅收,政府用未來提供公共服務的工資收入,償還今天的國債。美聯儲收下國債,貸款給政府,這就是美元發行。顯然,國債是美聯儲的資產,美元則是美聯儲的負債。如果財政無法償還國債,美聯儲可以在市場上賣掉國債,收回美元。

注意,賣掉國債,收回美元,意味美聯儲用國債支付美元債務,民衆將美元兌付成國債,美元就是可兌現成國債的債務憑證。

國債是美元背後的支付,稅收是國債的支撐,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則是徵稅的理由,所以追根溯源,美元的兌付物件由黃金變成公共服務,但是作爲債務憑證的本質不變。只是兌付方式由個人的交易變成複雜的羣體性機制保障,但它的償還性不變。只是償還物件由大自然的黃金,變成人類社會的公共服務。

美聯儲國債與美元有着嚴格的對等關係,美聯儲賣掉國債,美元與國債一起減少;買進國債,美元與國債一起增加。國債資產始終對應支撐負債美元,美元負債始終得到國債資產的償還保障。但如果以外匯爲「錨」,買外匯發行紙幣,則一定使紙幣失去作爲債務憑證的屬性,資產負債關係會發生背離。因爲央行買外匯發行紙幣,公衆生產經營後納稅,財政拿到稅款繼續花出去,而不可能償還央行債務,因爲央行發行紙幣時買的是外匯,不是國債,與財政沒有發生債權債務關係,所以財政沒有償還央行債務的理由與機制。

除非發生國際收支逆差,買外匯的紙幣事實上不還,這就失去作爲債務憑證的屬性。而且,政府還可以將外匯花在境外,境內已發行紙幣數量不變,對應的外匯資產卻損耗減少,失去資產支撐,作爲債務憑證的紙幣只能裸奔。既然發時不用考慮還,那就沒有理由不多發,於是在銀行信貸平衡、財政收支平衡的掩蓋下,買外匯的紙幣發行勢必像斷線的風箏一樣脫離國債,脫離財政的稅收償還,一路高歌猛進至通貨膨脹爆發。

所以有美元作爲國際貨幣保持堅挺,就是它在制度上保障它作爲債務憑證,發時考慮還,還不出就不能發。

(作者爲大陸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