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批中產能過剩 專家斥多處說錯

針對美國所謂的「產能過剩」說法,郭凱認爲,從學理上來說的錯誤之處有幾個方面。(新華社)

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執行院長郭凱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宏觀政策季度報告發佈會上表示,反駁美國抨擊中國「產能過剩」的言論實際存在多處錯誤,包含將中國加入世貿(WTO)對美國造成的衝擊孤立當作通例解釋、無視中美貿易之間的受益而只看受損層面等。

此外,外媒日前刊發專欄作家大衛·菲克林文章指出,美國和歐洲政府熱衷於將性價比高的中國清潔產品排除在外,這種經濟上的保護主義將會延緩全球能源轉型。

該文章更說,要重塑世界能源體系必須增加投入,歡迎包括中國、美國、歐洲國家等各國政府支持,而不是挑起一場破壞性的貿易戰。如是根據防止全球變暖所需規模來製造產品,那就不是產能過剩,而是世界所需的基本能力水準。

針對美國所謂的「產能過剩」說法,郭凱認爲,從學理上來說的錯誤之處有幾個方面。第一美國是孤例,針對中國加入世貿對美國造成的衝擊,在其他國家都未發生,說明美國的問題出在自身。

第二是隻看局部而忽視整體。郭凱認爲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有獲益也有受損且是獲益更多,不能只看丟失工作機會而無視新創造就業。但由於受損產業和地域更集中,受損邏輯比獲益邏輯顯得更加直接,導致錯誤言論被額外放大。

第三是造成美國製造業下行的關鍵,在於科技進步和自動化水準的提高,而非對外貿易。從全球範圍來看,所有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從業人數都呈下降趨勢。第四點也指出,即便沒有中國,低端製造業也會從美國轉移到其它地方,如墨西哥、越南、印尼等。

郭凱也引述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迪頓(Angus Deaton)文章,認爲美國的政策和認知失誤導致沒能對社會進行足夠的調節而造成各類社會問題,這一觀點得到美國經濟學界認可,但顯然「將失敗歸因於別人更易被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