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曾坦言:若與中國這樣的大國打持久戰,美國防工業根本撐不住
作爲世界上最大的霸權主義國家,美國的蠻橫專行,向來令人不滿。而他近些年,對於各地的打壓制裁也是更上一層樓。
而中美之間的競爭,早就是擺在檯面上的事。即便我國想用互利互惠和美國共同良性發展,但是按照美國的做法來看,他們似乎和我們想不到一塊去。
近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肆無忌憚,在我國南海地區、東海地區甚至是臺海地區的襲擾,處處顯示着這個霸權主義國家的蠻橫,由此,中美之間是否會開戰,一度也成爲了國際上值得討論的話題。
雖說我國不會輕易出手,但是美國如果真的成爲了我國的統一事業的阻礙,或是侵犯了我國的領土,我國自然會履行自己的合法權益。
而對於中美間的競爭,美媒曾經坦言:
那麼,事實是否真的如美媒所說,這樣的言論背後又有什麼目的呢?
資源儲備充足,我國不怕持久戰
既然美媒提到了持久戰,那我們就來看看,我國爲什麼不怕打持久戰。
打持久戰,拼的就是資源,以及一個國家在戰略上的耐心。
我國作爲世界大國,疆土遼闊,人多資源多,同時,近些年來工業體系也早已崛起。
從上世紀新中國成立開始,我國從百廢待興到現在引領世界,在工業化的道路,我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路。
一旦開戰,工業能力是否跟得上進程,是一個國家必然的要求。
我國國內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放眼全球,能夠獨立生產從別針到航母、從芯片到衛星的國家,是非常少見的。
我國在獨立自主創新能力這方面,更是令人刮目相看,無論是超高音速導彈還是北斗導航系統,我們都不會受到別國的掣肘。
以戰機領域爲例,我國不僅能自主研製先進戰機,還成功實現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突破。這讓我國在軍事裝備研發和生產上具備了強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還記得上個世紀,中蘇交惡期間,蘇聯撤走了大量技術,一度讓我國發展受到影響從而速度放緩,今時不同往日,美國如果想用這招來故技重施,只怕沒有這個機會了。
美國經不起持久戰的消耗
按照以前打仗,有這麼一句話:
這句話放在現代依然適用,只不過,糧草已經不是以前的糧草了,其中還包括了武器裝備和零部件供應等多個方面。
而美媒之所以對此不自信,無非是近些年來,美國的工業發展並沒有那麼理想了。
舉個例子,就拿烏克蘭危機中,美國的表現來說,作爲世界大國,爲了對抗俄羅斯從而支援烏克蘭的他們,竟然在戰爭中支援出去的武器陷入了遲滯,也就是說,這是否證明了美國的工業有些跟不上他們的工業速度了?
早在2022年,美國媒體就發表過文章:
因此,美媒說的話對於這個霸權主義國家來說,或許不是危言聳聽。遙想在巔峰時期的,那個工業產值達成世界總值的60%以上的景象,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而美國不是沒有做出過努力進行調整,軍工企業的生產線,可以移到國外,從而減少成本。而這樣一來帶來的問題就是,國內完整的生產線不足,一旦碰到突發狀況,產能難以維持。
因此,也有人把美國的工業體系稱爲“空心化”體系,表面看上去十分龐大,實際上就如同泡沫一般,一觸即破。這樣又怎能支撐一場大國之間的博弈呢?
而美國之所以陷入如此的困境,可謂是“自食其果”。
美國近些年來,對於自身發展並沒有以往那般重視。而是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對外的打壓上。
同時,美國對外欠下了大量的國債,這讓美國十分依賴國內的經濟發展,而在經濟發展上,又不得不想辦法維持持續運行,就拿工業產業來說,他們不得不考慮通過降低成本的方式來保證生產。
同樣是在戰機領域,F-35戰機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此前早已研究出第五代戰機F-22戰機,但是用的非常少。
難道是F-22戰機能力不足?其實正是因爲成本問題,美國不得不研究出F-35戰機,寧願降配也要把成本降下來,而這款戰機也被大量賣到了海外,從而回本。
因此,美國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停止對外打壓,將自己國內的隱患解決再說,否則,它的頹勢在未來只會越來越明顯,一旦真的開戰,美國國內經濟將會面臨崩潰的局面。從而國防工業也會隨之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