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戰隊擬2030年前成立3支新太平洋團 強化對陸嚇阻

陸戰隊正考慮將夏威夷卡內奧赫灣的第3陸戰隊團,改爲第3陸戰隊濱海戰鬥團。圖爲第3陸戰隊團執行兩棲突擊演習。(圖/DVIDS)

《陸戰隊時報》4日報導,美陸戰隊擬於2030年前,在太平洋新成立3支濱海戰鬥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s),以維持兵力駐留進而強化對中國大陸的嚇阻。

2020年1月,《美陸戰隊時報》首度披露濱海戰鬥團的概念;同年5月,陸戰隊宣佈第1支濱海作戰團將設立於夏威夷,進而在最終拍板濱海戰鬥團的結構之前,驗證編組運用,期間約3年。

在歷經實驗與兵推後,陸戰隊高層正尋求具體編成,以支援各個遠征前進基地作戰。陸戰隊戰鬥實驗室指揮官華森(Ben Watson)表示,2030年以前,陸戰隊最多能在太平洋地區成立3支濱海戰鬥團,首支濱海戰鬥團預計能在2023財年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

其表示,夏威夷的濱海戰鬥團由後勤單位步兵營與砲兵連,而防空營則由夏威夷以外的單位抽調而來。陸戰隊正考慮,將設立於夏威夷卡內奧赫灣(Kaneohe Bay)陸戰隊基地的第3陸戰隊團,改爲第3陸戰隊濱海戰鬥團。這意味着濱海戰鬥團將以小部隊之姿廣佈於西太平洋區

陸戰隊戰鬥發展司令部(Marine Corps Combat Development Command, MCCDC)指揮官先前曾表示,第2與第3濱海戰鬥團可能立足於關島日本。華森強調,濱海戰鬥團的編組讓其在「任何封閉、競爭海岸地帶」,都能充分發揮,如巴爾幹半島波斯灣紅海黑海

儘管關於編成與規模的最終定案仍未出爐,陸戰隊仍評估濱海戰鬥團的規模約爲目前步兵團的一半至3分之2之間。這意味濱海戰鬥團人數約1,800至2,000人,而第3陸戰隊團現有3,400人。

MCCDC日前聲明曾表示,濱海戰鬥團提供遠征前進基地多種加強排規模的兵力,使其能執行諸如長程反艦火力戰機前進彈藥油料補給,以及關鍵海上地帶的情報、監視與偵察,甚至是防空與預警

MCCDC指出,陸戰隊正尋求使用聯合輕型戰術載具與多種反艦飛彈選項;與此同時,也將使用小型、長程登陸艇來加強戰術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