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丨26家公司大修業績預告 謹慎性原則不應成空話

每經評論員 杜恆峰

A股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已披露年報的公司絕大多數都和此前的業績預告相匹配,但有31家公司對業績預告進行了修正,以歸母淨利潤爲口徑,有26家公司修正幅度較大,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信息落差。

雖然不同公司業績修正的具體情況各有不同,但其中一些共性的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一是修正基本都是往下修正,總計25家:鴻博股份、平治信息等4家公司業績由預盈變成預虧,東方國信、棕櫚股份等8家公司虧損額大幅增加,華林證券、東華測試等13家公司則是淨利潤大幅縮水;僅*ST豆神一家因爲重整收益的更正,從虧損變成了盈利。

二是業績大修的原因主要分爲三類。第一類是長期股權投資、應收款、商譽等資產減值損失,比如飛凱材料子公司的貿易業務涉嫌遭遇合同詐騙,爲此公司計提了較多的資產減值損失;第二類是仲裁、訴訟等法律糾紛,計提或有損失,比如華林證券被提起仲裁,據仲裁結果,公司需償還對方本金損失2.28億元;第三類是扣除不該確認的收入,如鴻博股份,其子公司於去年已收到買方支付的首筆合同款,公司已交付部分設備並取得階段性設備驗收確認單,但審計機構認爲應在項目所有設備交付並完成最終部署後方可確認收入。

業績預告只是對業績的大致判斷,最終的結果與之有出入可以理解,但差異過大甚至是由盈轉虧,則是對上市公司公信力的巨大傷害,其信披質量乃至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都難言樂觀。在修正公告中,上市公司往往會用“基於謹慎性原則”進行解釋,但這種事後的謹慎爲何沒有體現在事前?比如收入確認,應當符合實質完成、收入實現等原則,但鴻博股份在設備尚未部署時就確認了收入。

看似無心之失的會計問題,極有可能是公司財務制度不健全的體現。一些公司已經是業績修正的“常客”,棕櫚股份、鴻博股份、ST中利、惠程科技均是如此;還有個別公司,修正前的業績還有規避監管的作用,比如名家匯最初披露的業績預告營收爲1億~1.2億元,修正後降至8300萬元以下,根據交易所規則,其有被*ST的風險。另外,筆者還注意到,上述26家公司當中,除了華林證券市值超過300億元,其餘公司都是中小市值企業,市值普遍在80億元以下,其中還有10多億元的微盤股。大型企業業務更復雜,但更有效的財務制度能確保業績預告準確有效,小微市值個股業務更簡單,業績預告的難度理應更小一些,但實際情況卻相反。無論是審計機構還是監管機構,針對小市值個股的財務數據,需要更強有力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