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環保署長惠勒擬下月訪臺 立委質疑又是蔡政府「大內宣」

美環保署長惠勒擬下月訪臺,民衆黨立委張其祿表示,美國政府進入準備交接的看守期,臺美難談出實質的政策合作,恐又是蔡政府大內宣的一部分。(報系資料照)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環保署長惠勒計劃12月率團訪臺,推動海洋保護合作,但因正值川普政府將與準總統拜登政府交接期,民衆黨立委張其祿認爲,增進臺美交流不是壞事,但美方現在是看守政府時期,雙方不可能去談實質政策,恐又是蔡政府的大內宣,沒有實質意義。

臺美關係持續升溫,繼日前美衛生部長艾薩、國務次卿柯拉克訪臺後,傳出美環保署長惠勒也擬下個月率團訪臺,如果成行,將是4個月內第3位訪臺的美國內閣官員。不過,美國大選結果剛出爐,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擊敗尋求連任的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川普政府官員趕在政權交接前訪臺,正當性備受質疑。

張其祿表示,川普政府現在是看守時期,明年1月20日將交接給拜登政府,此時美內閣官員來訪,大概雙方只能意見交流,不太可能會談出實質的政策,對臺灣而言沒有實質的意義,又是蔡政府「大內宣」的一部分。

張其祿認爲,拜登政府在環境議題將會與川普政府有很大不同,因爲川普執政期間退出許多國際環境公約,拜登競選期間就表態支持重返國際環保公約,上任後將會推動相關政策,所以現在臺美雙方恐難對環境議題合作談出結果。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則表示,平常心看待惠勒率團來臺,雖然美國政府即將政權交接,但行政運作有其一貫性,尤其是美國產官學連結比臺灣深,運作非常好,不會因爲執政者改變而有劇烈變化。

何志偉說,臺美多交流是好事,至於經濟繁榮圈對話是之後的事,這都是一系列的進展,未來很多產業很合作會逐項去談,像是乾淨能源、5G產業等議題,樂觀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