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大咖若訪臺 藍委:蔡政府會很尷尬

圖爲美國民主黨總統拜登(左)、前總統川普(右)。(圖/美聯社、路透社)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過去在前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任內,不遺餘力「抗中保臺」,成爲不少本土臺派力邀的對象,但外交部隨即否認,表示目前沒有這規劃。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認爲,從去年民進黨和蔡政府押錯寶,到蓬佩奧傳出訪臺,到底要在美國對臺政策中選擇「戰略清晰」,還是「戰略模糊」,這纔會是讓蔡政府最頭疼的地方。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美聯社)

蓬佩奧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他不便評論他可能訪問或不會訪問哪些地方;若哪天有機會造訪那裡(臺灣),會是很棒的事。

對於相關傳聞,外交部今天(10日)迴應,我國政府由衷感謝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任內對強化臺美關係的重要貢獻與許多友好作爲。我方極爲珍惜與蓬佩奧前國務卿的長遠友誼,也誠摯歡迎蓬佩奧前國務卿擇期來臺灣進行訪問。目前雙方尚未討論蓬佩奧前國務卿具體訪臺的相關規劃。

陳以信10日在臉書貼文憂心表示,蓬佩奧在任內最後階段,明顯將美國對臺政策,從「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更在去年8月底,解密當年雷根政府對臺「六項保證」原件,今年1月初更宣佈廢除「美國對臺交往限制」。

不過這項川普政府的最後舉動,拜登政府顯然未必買單,二月間前歐巴馬政府國安高層就在外交事務撰文,批評這舉動是蓄意限制拜登對臺政策的政治操弄,反而讓臺灣面對臺海風險時更加脆弱。尤其三月初美國白宮國安會發表「國安暫行戰略指南」,其中提到臺灣只有一次,表示將維持對臺長期承諾,但提到中國大陸多達十五次,兩者重要性已有顯著差距。

陳以信坦言,眼下國內媒體都基於大內宣需求,把觀察焦點放在「美國重申對臺保證」的同時,該份報告事實上明顯調整美國對中策略,強調「在符合美國利益時,美國不會也不該排除與中國大陸合作。」換言之,未來四年美中不只競爭,還要合作。而這些外交術語,都顯示拜登政府對臺政策勢將重回「戰略模糊」的傳統立場。

最後,陳以信強調,其實去年美國總統大選,臺灣押寶就不應該,更何況這次蔡政府還押錯寶。因此蓬佩奧如果真能來臺,旦涉及到美國對臺政策,仍會陷入尷尬立場。到底該呼應蓬佩奧的「戰略清晰」?或者改聽從布林肯的「戰略模糊」?會不會變成前言不對後嘴?這纔會是讓蔡政府最頭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