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爾街日報》:缺少父愛是美國犯罪的最大根源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12日文章,原題:犯罪的最大根源是父親角色的缺少 “暴力犯罪、酗酒、逃學、未婚先孕、自殺和心理障礙,幾乎每一種主要的社會病態都與兒童沒有父親有關。與任何其他單一因素相比,所有這些都與沒有父親的關係更緊密,甚至超過種族和貧困因素”。政治學家斯蒂芬·巴斯克維爾寫道。

美國對犯罪問題開展的辯論往往集中在失業等所謂的根本原因上。然而,美國暴力犯罪的急劇增長始於上世紀60年代,而這10年不但失業率低、經濟增長強勁,而且黑人家庭收入翻了一番。

來自美國家庭研究所的一篇新學術論文並不否認經濟狀況對犯罪行爲的影響。該論文的合著者拉斐爾·曼瓜爾等學者寫道,“對罪犯的執法和起訴發生的變化與最近美國城市暴力犯罪上升有關。”然而,這篇論文的主要觀點是,家庭不穩定可能是最大的因素,該因素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當雙親家庭占主導地位時,城市會更安全,而當家庭不穩定成爲普遍問題時,犯罪現象就變得更猖獗”,文中寫道。

在美國全國範圍內,與單親家庭較少的城市相比,單親家庭比例高於中位數的城市的總犯罪率高出約48%。即使將種族、收入和教育程度等變量考慮在內,美國各城市的家庭結構與總犯罪率以及暴力犯罪率之間的關聯仍然明顯。

作者指出,有一位父親在孩子身邊,不僅是提供另一份收入。父親教兒子有責任感、自制以及如何對待女性。他們往往是更有效的管教者,他們參與育兒有利於孩子的學業表現,“尤其是在數學和語言技能方面”。這一發現適用於兒子和女兒,但在男孩中更爲明顯。已婚父親的存在也可以防止孩子被學校停學、開除以及高中輟學等風險。

在1960年到2019年期間,美國未婚母親所生嬰兒比例大幅提高。“從上世紀60年代末到90年代,穩定家庭逐漸減少的趨勢使一些城市,尤其是一些社區,容易遭受更高犯罪率尤其是暴力犯罪的影響”,該研究得出結論稱。“我們需要重新調整城市的物質和文化激勵措施,以支持婚姻和穩定的家庭而非削弱它們。”(作者傑森·萊利,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