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飆 實質利率40年最低

Fed一向藉由控制短期聯邦基金利率,來影響借貸成本。爲挽救受新冠疫情重創的經濟,Fed去年3月大砍利率到接近零水位後,利率便停留在歷史低檔至今。

但經通膨調整過的實質利率纔是最重要,因爲通膨會減損未來還款的價值。經濟學家羅默夫婦(Christina Romer and David Romer)在2004年的論文寫道:「實質利率堪稱是反映貨幣政策立場最根本的指標。」

Fed偏好的通膨觀察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在10月年升5%,這讓實質短期利率跌到負值更深處,觸及40年最低點。

聯邦基金利率會牽動衆多借貸成本,又以長期抵押貸款和企業貸款利率最重要,這類利率過去一年幾乎文風不動。若是長期利率未因通膨攀升跟着走揚,實質長期利率會跌更兇,更加引誘民衆借貸消費。

歐巴馬政主政時期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福爾曼(Jason Furman)指出,像今年失業率降這麼多,通膨壓力又持續加劇,「你們一般會說貨幣政策應收緊一點,或至少保持原狀,事實上貨幣政策反倒更寬鬆。」

福爾曼進一步指出,這意味當前貨幣政策的刺激力道超出Fed預期,或許需要多做修正。

他特別提到高盛追蹤的一項借貸成本及金融環境指標,今年下滑的幅度,等同於Fed降息1個百分點(4碼)。這也是不少Fed官員發言幫升息鋪路的原因,以期讓物價壓力降溫,升息時間可能比幾個月前預測的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