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基礎教育的兩條路線之爭
溫哥華英文教練,致力於地道英文表達
這個題目是我讀完The Making of Americans: Democracy and Our Schools 一書中提煉出來的,“路線鬥爭”這個中國語境中已經幾乎消失的政治詞彙,其實用在這裡很合適。
本書開篇就提到,美國的基礎教育在1930年前一直是curriculum-center的,即以教學大綱爲中心,講究閱讀經典、掌握核心知識(core knowledge)、強調記單詞學語法背乘法表這些東西。而從1930年之後(注意這個時間正是羅斯福上臺,大規模社會福利誕生的年代,平權運動的胎動也始於那時),以孩子爲中心(child-center)的教學理念開始興起,到1960年代橫掃美國。這個理念直接反教綱(anti-curriculum),斥核心知識爲mere facts,uselessness, 強調children ought to construct their own knowledge through their own activities(通過自己的各類活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個理念還有許多的進化版,如七十年代的open classroom(開放教室),八十年代的constructivism(建構主義)、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九十年代的individual learning plan(個體學習計劃)、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學)、problem solving (解決問題),在這些觀念中,重視個性、培養興趣大過了嚴格的基礎訓練和對公民素質的培養。
新理念帶來的效果呢?從下面兩張表我們可以看出端倪。第一張是美國學生SAT的平均分數,從1963年達到頂峰之後,一路下滑到1990年代,這之後到2000年則是“底部盤整”。第二張是30個OECD(經合組織)國家15歲兒童的數學、閱讀、科學的評分排名,美國的排名在第四區,即最差的那個區。
作者還列出資料駁斥了美國的基礎教育水平下降與種族、貧窮等問題總是正相關的觀點,指出,一些沒有受到新理念影響的地方,少數族裔、窮孩子的學習表現並沒有下降。甚至在一些傳統的非洲裔聚居區,人們還懷念起種族隔離時代的教育,那時候雖遭歧視,但學生學到的東西還比新時期的多,教學質量比現在還高!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前面提到,以“孩子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始於30年代,是跟這之後美國的progressivism(進步主義運動)息息相關的,這個運動包含的主題就是平等、社會福利、反各種歧視(種族、性別)等等,到了60年代,還加入了反戰、反建制、性解放等新元素。熟悉美國政治的朋友應該聽着耳熟,這不就是民主黨的主要政綱嘛?確實,這些政綱的影響力之大,在60年代,連解放了黑奴的林肯的共和黨,都被民主黨翻轉,從此,非洲裔美國人大部分倒向民主黨,直到今天。
放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這個意識形態重鎮自然就成了兩黨政治的角逐場:教育到底要追求quality(質量),還是equity(公平)?教育成了政治問題、政黨問題甚至選擇題,似乎要質量就等犧牲公平,要公平就得拉低質量。本書的作者是站在傳統教育立場的,按他自己的話說,他在美國經常成爲標靶被大肆攻擊。
他論述說,沒有核心的知識,沒有大量的詞彙量和標準的語法訓練,你無法進行深入地閱讀和寫作,而閱讀量少,寫出來的東西又錯字連篇,狗屁不通,你跟人的溝通就存在問題,你無法理解那些unspoken, tacit(言外之意、不言而喻)的含義,你自己的圈子也會狹小,難以打開上升的空間,can never belong to the top tier of society(永遠無法忝列社會上層)。這話道出了美國社會的一個秘密:向上流動的梯子是由教育鋪就的。衆山之上的那些人物,無論他們再怎麼吹噓自己的humble start,也迴避不了教育這塊巨大的墊腳石的作用。有人說,看看小布什、特朗普這些總統級人物,讀書的時候,成績也不咋地嘛。那你有沒有看到,他們也畢業於耶魯、賓大這些學校?就算他們頂着家族的光環“混進了”這些名校,但成績再差,他們也讀畢業了,要知道美國的大學能讀畢業本身就已經很了不起,你以爲翹課、作弊、代考就能“混畢業”?美國的成功人士總喜歡把自己打扮成“泥腿子”,因爲美國社會的anti-intellectualism (反智主義)是根深蒂固的,他們不想展示的一面就是精英主義教育帶給他們的好處。人家不告訴你或者不強調,不應該成爲你同樣嘲諷教育的依據,更不能成爲自己輕薄讀書的理由。
作者舉了一個油管上的視頻。在一場智力問答中,一個成年的金髮美女與一個六歲的小孩同臺,主持人問:布達佩斯是歐洲哪個國家的首都?小孩馬上寫出了答案,金髮美女則振振有詞連連發問:歐洲是一個國家嗎?法國算不算一個國家?我聽說過“布達”(Budda是佛祖的意思),但“布達佩斯”是幾個意思?最後,主持人萬般無奈,說出來答案:匈牙利(Hungary),而美女一聽,“飢餓”(hungry)?飢餓會是首都?(匈牙利的發音與飢餓一樣),又是鬨堂大笑。我相信,笑的人當中,應該有相當一部分跟美女一樣迷糊,只是跟着笑而已,不知道笑什麼。當六歲小孩把自己的答案亮出來以後,果然是匈牙利!我也看了這段視頻,美女確實美,但確實除此之外就是一付空皮囊。這樣的空皮囊在北美,大大的有!
作者的意思很明確,那樣的金髮美女是誰教出來的?如果你想成爲那樣的金髮美女,請便,她也過得下去,現實社會有最低工資給你兜底,餓不死人的,就算沒工作,也有福利可以啃。更何況她還有顏值,過得更好是完全可能的,但要是你沒有那副顏值,咋辦?
作者進一步說,Reading skill depends on prior knowledge of what most of words in a text mean and refer to…Early grades are far more critical than high school. Wide knowledge and a large vocabulary---the prerequisites to achievement in high school. (大意:閱讀技能有耐於對文本中主要詞彙的含義和指涉的事先掌握…低年級遠比高年級關鍵,廣泛的知識和大量的詞彙是高年級成功的前提)。對於“以孩子爲中心”的教學理念,作者簡練地概括,那就是indirect, incidental(間接的;零敲碎打的),看着熱鬧、好玩、有趣,實則所獲甚少。
對於critical thinking 這些能力,作者的看法是,這些高階能力(high-order)cannot begin to function well until these underlying processes have become fast and automatic(即在覈心知識技能牢固並自動化之後,高階技能才能發揮作用)。這一點我非常同意,這些年,有幾個搞教育的不把“批判性思維”放在嘴上?但我看到的、聽到的,往往是“批判”一堆,槓精遍地,“思維”稀缺。
作者還談到“以孩子爲中心”的另一個弊端,那就是重視個性的培養,而忽略公民的common knowledge, common sense,人人都有個性,而社會的最大共識卻被忽視,造成tribalism(部落主義)。這些年美國社會的撕裂和分化,以及身份政治越演越裂,跟占主導地位的教育理念是密切相關的。這一點也讓我對美國社會的觀察有了一個新的着眼點。
美國的教育,一直以來是國人嚮往的所在,這些年,除了高等教育持續吸引留學生以外,留學也向低齡化方向發展。對於志在留學的家長和同學來說,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對美國的基礎教育體系有個更全面的瞭解。我的看法是,美國的基礎教育,因爲上面說的政治原因,會在很長一段時間繼續“平民化”,即強調公平多過強調質量,也會繼續“以孩子爲中心”。而美國的高等教育才是精英化。對於這兩條教育路線之爭,我的看法是,這兩條路線之間,其實是可以找到中間路線的,反對教綱的一些人,可能是真誠地看到教綱教育的弊端:用死記硬背、循規蹈矩來“雞娃”,但他們的解決辦法是一腳把教綱踢開,走向了“散養”。其實,雞娃和散養都不可取,但都可取一部分。
耳邊不時聽聞,不少在北美留學的家長,現在也向國內家長看齊,週末也把孩子送到各類補習班去上這個課,上那個課。其實,這未嘗不是對北美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自行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