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直到方協文返場指責玫瑰,才知道方太初被養的有多好

《玫瑰的故事》第31集玫瑰與傅家明纔剛見過父母,沒想到傅家明就因心臟病復發在弟弟的婚禮上暈倒了,原本高高興興的婚禮被搞砸了...

玫瑰的女兒方太初因親眼目睹了傅家明的“死亡”被嚇壞了,好巧不巧晚上做噩夢嚇哭時被電話裡的方協文得知。

第二天便在電話裡直接向玫瑰興師問罪!好傢伙,方協文還有返場戲,上來直接又是給玫瑰扎刀子,一句“你交男朋友是你的自由,但好歹你找一個身體健康的吧”不亞於殺人誅心...

看方協文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玫瑰的樣子,對他好感全無了!

本以爲方協文主動提出離婚是真的幡然醒悟了,原來只是權宜之計?

不是,方協文你有什麼資格指責玫瑰呢?

孩子幾歲了一次沒照顧過,偶爾帶一下打碎個雞蛋就吼,動不動就把脾氣發到小孩身上,結果離婚了假仁假義讓女兒跟媽媽,卻又要求玫瑰按時帶女兒去上海見他。

就是典型的管生不管養,完事還想要享受當爸爸的快樂,得虧玫瑰還說他是個好爸爸,其實就是不想影響女兒的成長環境。

看到方協文返場指責玫瑰的這一幕後,才知道方太初被玫瑰養的有多好。

方太初目睹了傅家明暈倒被送去醫院後,她做噩夢被嚇哭並非恐懼,而是因爲她害怕失去傅家明這個朋友。

學會送別朋友這一點原本就是人類正常的情感表達,這還是傅家明教會的。

傅家明不僅教會了玫瑰勇敢面對生離死別,也教會了方太初送別朋友。

在育兒這一塊,傅家明絕對是方協文的老師。

從傅家明願意以平等的姿態與方太初相處就可看得出他很會尊重小朋友。

這一點反倒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方協文做不到的,他只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指責,而傅家明確做到了大人和小孩平等,沒有大人覺得小孩幼稚不懂事的思維。

這個觀念上傅家明和黃亦玫是共同點,都視方太初爲獨立的個體,三人一起面對生死課題,真的太美好了。和小孩相處還看什麼專家啊,這三個人完美示範啊!

幸好方太初是跟了玫瑰,纔有了這麼好的成長與學習環境。

直系上,玫瑰給了小初很好的教育,光是小初撒了牛奶那裡就可以看出來。所有爲人父母的都可以學習這段。玫瑰自己情緒穩定,堅持學習。

而且幾段戀愛也都不是無縫銜接,都是出於真心的喜歡,第三段玫瑰也是經過對傅家明的親子考驗後才決定在一起的。

他們仨一起,能爲方太初提供很好的藝術創作與學習氛圍。家明與太初做朋友,和太初一起創作了一首給兔子寫的歌,邀請太初上臺表演,把太初當做一個朋友,並且問太初可不可以當玫瑰的男朋友...

兩人給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與情緒價值。

反觀方協文,他能爲方太初提供什麼?眼裡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連起碼的陪伴他都給不了。

情緒易怒暴躁,根本給不了方太初一個好的情緒環境,離婚後的方協文很快就跟仰慕並對他一見鍾情的肖小雨好上了,這種見錢眼開的後媽能對方太初好?

祖輩上,玫瑰有開明素養極高的爸媽與哥哥,爲方太初提供了很好的家庭成長環境。

反觀方協文那個重男輕女一肚子壞水的母親,能教會孫女什麼?耍心眼還是打麻將,素養低不說人品也極差。

所以,我不能理解說玫瑰隨便,容易愛上人,不帶孩子顧着談戀愛的種種言論。

玫瑰是追求自由與浪漫,但從未丟失一個母親的責任,追求自我與愛情,與做一個好媽媽並不衝突。

《玫瑰的故事》更多的是告訴女性要隨着自己的心追求所愛,追求情投意合,追求靈魂上的共鳴,找值得的人,做熱愛的事,而不是沉溺於生活無情的瑣碎中,按照世俗對女性養兒育女的教化而活着。

【注: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