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Biotech,開始告別寒冬

今時今日,全球生物科技行業的現狀略顯割裂。

不過是港股還是A股,整個生物科技行業的"情緒",仍有待繼續恢復。至少,不管是IPO還是再融資方面,並未出現顯著改善。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生物科技行業又是另一番景象。反應biotech二級市場股價整體走勢的美國生科ETF-SPDR,在去年10月份見底之後持續反攻,至今漲幅已經超過50%。

隨着二級市場情緒的回暖,美股不管是IPO市場還是定增市場,都開始變得活躍。尤其是今年以來,上市biotech再融資額已經超過40億美元,說明了資金又開始爲風險買單。

很顯然,美股biotech,已經開始告別寒冬。

美股生物科技行業回暖,是因爲貝塔,但阿爾法更是至關緊要。仔細來看,今年以來完成定增的biotech,大部分都有里程碑作爲催化劑。

對於國內生物科技行業來說,等待越來越多"標杆"的出現,情緒也將得到徹底反轉。

01 里程碑推動資金入場

從美股定增情況來看,不少生物科技企業都是基於里程碑推動。

最典型就是近期的明星企業Viking。2月27日,Viking以單日121%的股價漲幅,站上美股C位。

核心原因在於,Viking的GLP-1/GIP受體激動劑VK2735,減肥效果驚人。當日其公佈的2期臨牀數據顯示,接受VK2735治療13周後,患者的平均體重減輕高達13.1%。

這一數字堪稱炸裂。至少,VK2735的數據要超過全球諸多減肥藥治療24周的數據。例如,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藥物在治療24周時,患者的體重下降比例也不過15.4%。而禮來的減肥藥Tizepatide,在24周時下降比例也僅有12%。

雖然並非頭對頭比較,但Viking的VK2735顯然擁有較高潛力。因此,二級市場的熱情徹底爆發。與此同時,Viking也抓住了這一時間窗口,在股價大漲後,立即宣佈增發3.5億美元,將資金用於管線的後續開發上。

同樣操作的還有Akero。

3月4日,Akero公佈了在研MASH藥物efruxifermin的2b期HARMONY研究96周積極結果。

在第96周時,接受50mg劑量efruxifermin治療的患者組中,75%的患者達到試驗主要終點:在肝纖維化改善一級以上的同時MASH症狀沒有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值是安慰劑組(24%)的3倍以上,並且具有統計學顯著意義(p<0.001)。

並且,在組織學終點方面,efruxifermin治療組效果也是遠遠超過安慰劑組。與其同時,efruxifermin還具有緩解效果持久的特點。

這些特徵預示着,efruxifermin將會是MASH領域的一個潛力競爭者。次日盤前,Akero股價大漲超80%。

就在公佈積極的臨牀數據當天,Akero同樣拋出了3.2億美元的融資公告。

很顯然,儘管生物科技行業並不能說完全走牛,但這些擁有積極里程碑的藥企,已經讓資金願意相信,它們擁有更多可能性。

02 "埋伏者"的出現

與此同時,一些"埋伏者"的出現,更加佐證了美國生物科技行業市場回暖的事實。

3月初,Crinetics宣佈完成3.5億美金融資。選擇押注Crinetics的機構們,就是"埋伏者"之一。

Crinetics是一家研發罕見病管線的藥企,其核心資產爲同類首創口服非肽SST2激動劑Paltusotine,旨在治療罕見疾病——肢端肥大症、類癌綜合徵等疾病。

就目前來看,Paltusotine具有在肢端肥大症市場率先脫穎而出的潛力。

肢端肥大症治療的首選通常是手術,但有部分患者難以得到有效治療。根據長期研究數據,手術只能治癒大約60%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因此給藥物治療留下了空間。

而針對這些手術不能治療的患者,當前主要以注射類藥物治療爲主,在依從性和有效性方面都有待提高。

這也是Paltusotine的看點所在。其作爲一款口服藥,或許具有改寫當前治療格局的可能。

針對肢端肥大症,Paltusotine開展了PATHFNDR-1和PATHFNDR-2兩項3期臨牀。其中,PATHFNDR-1的臨牀數據已經在去年9份讀出,論證了在接受標準治療後的患者改用Paltusotine仍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也正因此,Crinetics股價實現了月漲幅70%的壯舉。

當然,PATHFNDR-1並不足以完全支撐該藥物的預期,PATHFNDR-2更爲關鍵。PATHFNDR-2臨牀納入了未經治療的患者、在接受標準治療後改用Paltusotine的患者等多個對照組。

在最積極的情況下,PATHFNDR-2臨牀數據不僅能夠支撐獲得FDA批准上市,更能夠支持Paltusotine成爲肢端肥大症的首選藥物療法。而這一數據,將會在3月份讀出。

很顯然,參與Crinetics定增的機構,開啓了一場豪賭:在PATHFNDR-2臨牀數據讀出之前入場。

生物科技行業總是充滿變數。雖然PATHFNDR-1的結果已經非常積極,但就此斷言PATHFNDR-2同樣能夠大獲全勝仍然過於武斷。但Crinetics仍然能夠吸引大量的資金入局,無疑說明了華爾街資金當前對於美股biotech的態度。

這些早期的改善跡象,並不意味着美國生物科技行業已完全擺脫了目前的融資困境,但大量資金的涌入,至少能夠說明一點:

持續許久的生物科技資本寒冬正在破冰回暖中,擁有積極預期的企業正在得到資金的關注。

03 國內會跟上節奏嗎?

就目前來看,國內生物科技行業的表現,與美股相比呈現割裂狀態。不管是從IPO表現,還是再融資表現,國內資本市場暫時並未出現明顯的回暖現象。

也可以理解。雖然美元的利率等宏觀因素也是影響國內生物科技行業,尤其是港股18A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最爲根本的影響因素,還是信心問題。

而推動國內生物科技行業走熊的核心原因,本質上是兩點:

其一,政策端的轉向。從《以臨牀價值爲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牀研發指導原則》的發佈,到靈魂砍價的出現,讓大部分企業此前預想的利潤模型難以實現,導致信心的逐步走低;

其二,企業自身發展的不盡如人意。從管線質量來說,絕大部分18A企業的管線,想象空間可能並不大;而從現金儲備來看,部分18A企業的安全邊際也並不高。所以,股價走低成了一個必然事件。

就目前來看,這些負面情緒正在慢慢好轉,不管是企業端的發展,還是政策端的呵護,都呈現積極的趨勢。

但是,極具標杆性的盈利性企業,還未批量出現。這也導致,整個市場情緒的修復,仍會是一個緩慢進行的過程。

當然,信心最終得到完全修復是必然事件。從去年底爆發的對外BD浪潮,已經讓我們認識到國產創新藥的價值。隨着這些優質資產,持續拿出臨牀、商業化層面的里程碑,必然會讓市場看到希望、恢復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