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陸電動車加徵關稅影響不大?陸業內人士:政治操弄爲主

美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業內人士:政治操弄爲主,不會產生重大影響。(新華社)

「針對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關鍵行業,美國將徵收新的、更高的關稅。」多家外媒報導稱,拜登政府最快將於14日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從目前的25%提升至100%。《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儘管拜登政府這一加徵關稅的行動將打擊多個領域,但電動汽車領域的政策「最受美國官員的關注」。據陸媒《環球時報》引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爲美國此舉以政治操弄爲主,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瞄準中國綠色科技領域

美國媒體稱,對於是否調整川普時期對中國商品廣泛加徵的關稅,拜登政府內部多年來一直意見不一。近年來,中國在清潔能源產品領域的出口引起華盛頓的廣泛關注。拜登政府由此開始採取措施,以保護美國新興的清潔能源產業「免受中國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在13日的報導中稱,美國對所有進口的汽車徵收2.5%的關稅,但川普時期將來自中國的汽車關稅增加了25%。目前的關稅壁壘已經在事實層面實現了對中國電動汽車的「禁入」,但是拜登政府以及汽車製造商和一些國會議員仍擔心,以中國製造業的規模,目前的稅率是不夠的。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孫曉紅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按目前美國媒體的描述,可以理解爲拜登政府針對的是中國出口的純電動汽車。孫曉紅說,美國對電動汽車實施的最惠國關稅稅率爲2.5%,2018年7月,美國根據301條款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包括電動汽車。這意味着美國目前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爲27.5%,「已很大程度上把中國汽車擋在了美國市場之外」。

彭博社上週在報導中稱,美國政府計劃宣佈提高關稅,但美國官員又表示,宣佈的時間可能會有變化。該媒體稱,拜登政府瞄準中國綠色科技領域,看似猛烈卻僅具象徵意義,實際上「幾乎不會削弱中國經濟的增長」。

中國車企:「鮮有人關心」

多位業內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此舉對中國電動汽車品牌並不會帶來多大影響。一方面,中國品牌雖然一直有把乘用車出口到美國的計劃,如廣汽等自主品牌曾想通過參加北美車展進入美國市場,但是因爲美國對華開展貿易戰等原因一再擱置。目前,幾乎沒有中國品牌的乘用車直接出口到美國。

但也有行業人士指出,市面上有在中國生產的美國或歐洲車企的汽車實現銷往美國的情況,比如別克、凱迪拉克、沃爾沃等車企的相關車型。長安、比亞迪生產的商用車和特種車也有出口美國的訂單。

一位在國內車企負責海外市場開發的人士13日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他所供職的企業曾有志於開拓北美市場,然而鑑於美國的高關稅政策以及多方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公司已在幾年前撤出了美國市場。他告訴記者,「這政策(將關稅提高至100%)屬於形式大於內容,以政治操作爲主,國內車企鮮有人關心。」

關於在美國有多少中國電動汽車在售,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亦對媒體表示數量「幾乎爲零」,「沒聽說哪個企業產品賣到美國去了,早期有一些大巴。乘用車層面,爲了限制我們電動化技術出口,美國調整了政策。」

孫曉紅說:「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到美國的數量佔比非常小,與其他市場無法相提並論。海關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電動汽車數量驟縮至不足2000輛,美國市場在中國電動汽車全球市場的佔比已下降至0.5%以下,這麼小的出口量,基本上不會受到美國調高關稅的影響。」

彭博社分析說,新的關稅措施不會直接影響中企。因爲中國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銷量很少,並不依賴美國市場。新加坡管理大學研究中國貿易政策的法學教授高樹超表示:「我認爲這(將關稅稅率提升至100%)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因爲最初的關稅已經對他們造成了沈重打擊。」

「這不是美國應該選擇的戰鬥」

中國機電商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純電動乘用車共出口132.19萬輛,佔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83.4%,出口目的地市場以歐洲、中東市場爲主。孫曉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拜登政府計劃將關稅提升到100%的消息讓中國業內人士感到可笑又無奈,除了政治目的外很難讓人理解。

孫曉紅告訴記者,「根據我們的瞭解,美國的消費羣體非常瞭解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品質、價格等方面的情況,包括很多美國車評人都參加了中國的車展,並進行了試駕,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認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完全能夠滿足美國消費者的喜好。但是,美國政府卻濫用關稅措施,試圖將中國電動汽車擋在市場之外。美國破壞電動汽車全球貿易規則,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雙輸選擇。」

《華爾街日報》認爲,美國正投入數以千億美元計的資金髮展本國的清潔能源產業,但拜登政府在試圖實踐這一目標時卻與中國這個清潔能源製造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劃清界限,尋求把最經濟實惠的電動汽車拒於美國市場之外,將拖累拜登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紐約時報》援引華盛頓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中國氣候中心負責人李碩的話說,目前在低碳製造方面與中國競爭是一場必敗之戰,「這不是美國應該選擇的戰鬥,也不是美國能夠打贏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