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位國人1人過重 國健署:合法減肥藥皆為「處方藥」
林文元表示,根據世界肥胖聯盟預測,臺灣成年人過重或肥胖,正以每年4.1%幅度攀升,兒童青少年增加幅度爲5%更是不容小覷。記者鄒尚謙/攝影
據統計,全臺成人每2位就有1位過重或肥胖,兒童青少年則是每3位就有1位。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指出,全球在肥胖的花費成本在2035年將達到4兆3000億美元,佔全球GDP近3%。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則說,過重及肥胖是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子,將健康體位及體位管理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新冠疫情過後,民衆工作方式改變,久坐式的生活型態讓身體活動量減少,精緻、速食類食物容易取得、外送的方便、以及外食習慣也讓民衆難以做到健康飲食。而減重的重要關鍵因素應透過飲食的控制及規律運動習慣,以提高基礎代謝率,減少脂肪達到身體組成的改變。
林文元表示,根據世界肥胖聯盟預測,臺灣成年人過重或肥胖,正以每年4.1%幅度攀升,兒童青少年增加幅度爲5%更是不容小覷。就有資料預估,全球在肥胖的花費成本在2035年將達到4兆3000億美元,佔全球GDP近3%。
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倪衍玄則說,兒童肥胖可能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性早熟、身高和體重的不正常發展,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提早發生,由於超過70%成年後會繼續肥胖,甚至有較高的死亡風險,不可忽視肥胖對孩童成長造成的阻礙。
賈淑麗表示,過重及肥胖是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子,將健康體位及體位管理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例如利用零碎的時間運動、改變生活型態、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等。
肥胖有時不僅僅受生活型態影響,可能也包含「心理因素」。林文元表示,有時會建議肥胖患者進行心理評估,接受多方的建議,因此與專業醫療人員討論並訂定個人化的減重計劃,才能找出致胖的個別痛點,以長久維持健康體態。
倪衍玄提醒,家長欲幫助兒童減重,需要從家庭的飲食、健康生活習慣等下手。建議可以透過學校提供健康體位報告關心孩子的體位狀態,必要時諮詢兒科醫療團隊。12歲以上的兒童,若經過評估有必要時已有證據能透過藥物輔助減重,鼓勵家長主動開啓對話,不錯失健康成長的機會。
食藥署這三年來陸續覈准兩大類型的合法減重藥物,林文元指出,GLP-1腸泌素主要透過減少脂肪量而降低體重,內臟脂肪減少的相對降幅大於皮下脂肪;另一類藥物則是透過結合抗憂鬱劑,以及鴉片拮抗劑的成分來抑制食慾。藥物加上手術,提供了醫界多元的介入方式協助患者作爲輔助減重方式。但切記藥物並非民衆可自行取得使用。
賈淑麗指出,減重藥物皆爲處方藥,切勿使用來路不明之藥物,不應透過網路用藥,避免使用到僞藥或劣藥。減重藥物應讓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由藥師調劑,提升效果、降低副作用,正確安全的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