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轉圜將刺激大陸再成長

掃描QR code 參與線上討論

紛擾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多時的中美貿易戰,出現和解曙光。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表示,將延長原訂90天的休兵期,並安排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希望敲定涵蓋技術移轉智慧財產權保護、非關稅貿易障礙、農業與服務業市場開放、貨幣操控等主要爭議點的全面性貿易協議,雙方各退一步,儘早讓貿易戰落幕。

全球金融市場,尤其大陸,股匯市大受激勵,上證A股指數當天大漲5.6%,來到3101點,突破3千整數大關,並創下8個月來新高。相較於陸股井噴演出,美股雖少了一點激情,但若從去年年底川普釋出貿易戰休兵訊息開始起算,短短2個多月時間,道瓊、標普及那斯達克三大指數幾乎一路走高沒有回檔,平均反彈幅度已經超過2成。而原本最爲弱勢費半指數,更是大彈28.7%,價位直逼歷史高點。

意味全球資金開始迴流金融市場,特別是去年一路重挫的大陸股市。根據Wind資料庫統計,今年1月海外投資者透過滬深港通對大陸股票的淨買入金額高達607億人民幣,創下單月曆史新高。而前2個月(統計至2月20日止)北上滬深港通淨流入金額更超過千億人民幣,換算每月平均約519億人民幣,足足是2018年月平均245億人民幣的2倍多。陸股有機會迎來一波大多頭,但更應注意的是,資金迴流背後所寓含的積極正面意義。

一方面,迴流的資金讓人民幣走勢更爲穩定,也大幅消弭資金外逃壓力。近1個月人民幣大多在6.6-6.8這個區間遊走,相較於去年底隨時可能破7的緊張局面,目前人民幣表現可說是相對強勢。而這樣的結果(人民幣大貶預期心理消失),讓人行在貨幣政策的操作上,空間與彈性更大。

另一方面,穩定的人民幣走勢將有助內部改革的推動。無論是在經濟結構調整或是市場開放方面,都是如此。最近作爲拉擡經濟重要火車頭消費,表現一直不如預期。觀察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年增率,自2018年初跌破2位數的成長力道後,幾乎一路走低,2018年11月甚至來到8.1%,寫下15年來新低紀錄。這意味消費減速將對經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巧合的是,這一波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消費成長力道開始下滑時,剛好也是人民幣由盛轉衰時,兩者間顯然具有高度的正相關。

除此之外,在中美貿易談判的最新版本里,穩定人民幣匯率(促升人民幣)已是雙方達成協議的重要共識之一。彭博社日前一篇報導就明白指出,倘若北京願承諾不再壓低人民幣匯價抵銷美關稅衝擊,美方也會考慮立即結束貿易戰。對於其他歧見仍深、短期難以取得共識的爭議,如強迫技術移轉、智財權保護與國家介入形成的不公平貿易等,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顯然是北京當局可着手立即採行的政策,也是最符合當前大陸國家利益的戰略。

長遠來看,要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還是得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與對內購買力。畢竟從供需法則來看,當一國貨幣需求強勁時,價格自然就會水漲船高。近年來,受限於資金外逃與經濟下行壓力,大陸始終不敢大幅鬆綁資本管制,反而轉向加強人爲干預,設下層層資本移動障礙,連帶也使得人民幣國際化步履蹣跚。

這不只引發外界對北京當局說一套、做一套的疑慮,也讓大陸一直無法擺脫匯率操控國的指控。對於想要積極轉型的大陸來說,無疑是爲自己加上桎梏,滯延改革進程。因此,隨着中美貿易談判進入收尾階段,北京當局或許也該重新思考自身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定位。若能趁機重申維穩人民幣匯率與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決心,不僅可順水推舟賣川普一個人情,也有助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與對外貨幣主導權的爭取,可說是一石二鳥之計。

烏雲總是鑲着銀邊(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轉機總是緊接着危機之後。中美貿易戰確實對中國帶來諸多挑戰,但也讓北京當局有機會重新檢視過往與現有的改革步調。回頭來看,應該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