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生」珊瑚大產卵 爆漿噴發後好像外太空小行星

橘紅色珊瑚大量噴發。(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每年媽祖生(農曆3月23日)前後,就是珊瑚產卵的高峰期,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研究團隊每年都會進行觀察和記錄;不過今年因爲紅霞颱風影響海上涌浪過大,不利野外潛水觀測,因此集中人力記錄「室內」的人工養殖珊瑚,沒想到玻璃觀景窗內的珊瑚產卵情形也非常壯觀,密度、豐富量毫不遜於野外環境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珊瑚研究團隊表示,養殖珊瑚對水質條件的要求,和生長珊瑚礁區的生物一樣,比其他多數的海洋生物物種更爲嚴苛,飼育最佳溫度攝氏23~28度,光照強度需經調整、過強或太弱都不行。

海生館說,過去就曾連續多年在墾丁海域紀錄珊瑚產卵的生殖行爲,去年開始除了野外也開始觀察養殖型的珊瑚。珊瑚在人工培育的環境下也能產卵,而且時間點與墾丁海域的多數珊瑚生殖週期一致,說明海生館擁有優質的珊瑚養殖環境,以及良好的培育技術

研究團隊表示,其實在其他月份也能觀察到珊瑚產卵的行爲,只不過在媽祖生前後,可被觀察到珊瑚產卵的物種,在多樣性以及數量丰度上會達到最高。恆春半島在今年受颱風影響海上涌浪過大,不利於潛水觀察珊瑚產卵,所以把人力集中在不受氣候條件限制的室內,直接進行觀察。

海生館表示,室內的珊瑚產卵觀察與野外最大不同點,就是不需潛水也能近距離的進行長時間全程監控,從珊瑚池區內的玻璃觀景窗,可以清楚觀看到菊珊瑚、片棘孔珊瑚、棘葉珊瑚....等,珊瑚蟲口杯周圍的體腔內,佈滿呈現飽滿狀態的橘紅色珊瑚卵。隨着接近排放時刻原本均勻分佈在體腔生殖線內的珊瑚卵,開始緩緩的集中到口器中央,然後緊接着在十幾秒內一次全部噴發。

研究團隊還說,這些珊瑚卵部分已採樣進行相關冷凍保存研究,嘗試利用低溫冷凍保存技術,進行珊瑚卵細胞之保種,以建立珊瑚遺傳生殖基因資料,接着也將緊密監控池區內的各項水質條件,讓這些珊瑚卵有機會能成爲新一批的珊瑚子代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珊瑚卵繁星點點養殖池好像變成外太空。(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