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金門、澎湖通訊社上線 發揮媒體公正的第四權

卓越媒體集團社長徐邦浩爲深入關注馬祖、金門、澎湖的在地訊息,特別成立各通訊社,以在地的角度探訪離島地區的新聞資訊、人文風情和地方事務,充分發揮媒體的功能和影響力。

文•編輯部

新聞傳播媒體本應該扮演爲民喉舌及守門人的角色,形塑媒介功能來反應社會真實。然而,臺灣以外的澎湖、金門、馬祖三大離島,地處偏遠、人口稀少,每島每縣雖有官方縣報、縣媒,充當縣府對外宣傳工具,但能夠有獨立自主的媒體翏翏可數,又可長期營運且獲得當地居民認同的更是少之又少。

殊不知,新聞報導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新聞媒體履行社會責任的堅實基礎,理應提供客觀資訊,意味着媒體應當儘可能避免主觀偏見和個人立場的介入,以事實爲基礎進行報導,並平等對待各方利益相關者,不偏袒特定的觀點或利益集團。而客觀、公正的資訊更是新聞媒體被受衆所信任和累積聲譽的根本,更是確保公衆得到準確和可信資訊的重要保證。希冀存有社會良知、道德責任、關心離島地方事務的媒體人,能夠一本初衷,持續有恆共勉之!

馬祖通訊社上線

綻放馬祖之美

爲提升馬祖的受關注度,籌備將近一年、由專業團隊打造的馬祖通訊社已正式上線。通訊社爲馬祖鄉親提供新聞資訊、並以專業分析深入連結中央與馬祖地方議題,充分發揮媒體公正的第四權。

馬祖列島隸屬福建省連江縣,居民多由福州地區移民而來,島上民風純樸,歷經前線戰區時代,發展出特有的閩北文化及戰地文化,結束軍事任務後,馬祖地區開始朝向觀光休閒的旅遊之島發展,不管是「小希臘」芹壁村、大坵島梅花鹿、藍眼淚、壯闊的軍事坑道等,都吸引許多民衆前來造訪。

自二○一二年博弈公投結束後,馬祖地區的關注度及地方建設再度減緩,雖然在媒體調查中,縣民給予縣長高分評價,但馬祖地區各項待解決的問題仍須監督,包含大坵橋、馬祖大橋之興建、機場改善、土地登記、與福州通水通電,甚至是因海底電纜損壞導致馬祖對外網路通訊幾乎中斷等問題,都需要深入剖析解決。

馬祖通訊社表示,將以專業素養,秉持媒體客觀公正之精神,力求真實報導、專業分析,給予馬祖鄉親最確實的新聞訊息,並協助監督中央、地方公務部門行政效率,讓馬祖地區的受關注度得以提升,讓更多外地民衆瞭解馬祖之美!

★馬祖通訊社:https://matzunews.com/

以不同視角深入報導

讓金門被看見

爲了讓金門居民獲取新聞資訊的管道更加多元化,金門通訊社正式上線!期許用不同視角更深入關注金門,在地方人士的推波助瀾下,催生了全新以報導金門在地相關新聞事務爲主要目標的金門通訊社。

地處福建廈門灣的金門縣,下轄三鎮三鄉,目前人口約十四萬人,島上人文歷史文化薈萃,更在兩岸發展史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民國成立、兩岸分治之後,金門成爲當時的前線戰區,先後因爲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炮戰告捷,讓臺灣局勢得以穩定,解除戰地政務後,金門成爲兩岸交流重要的試點區域,包含重要的兩岸小三通、大陸居民試辦至金門旅遊免籤、兩岸通水…等,都是金門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重要地位的象徵。

惟金門發展與臺灣其他兩離島縣市,包含澎湖、馬祖一樣,因人口不多,長期缺乏中央資源挹注。目前金門最大的問題仍是居民往來交通不甚便利,每逢春天霧鎖機場的憾事常常發生。自

二○一七年金門博弈公投未能通過後,金門的建設發展就相對停滯不前,與一海之隔的廈門相比可說是天差地遠。

實際上,金門完全可以發揮兩岸交流的重要橋樑及關鍵角色,惟金門在地議題被長期忽略,除了金門日報外也沒有其他媒體對地方進行長期關注。金門通訊社的成立,即是希望發揮媒體第四權,站在專業、公正、客觀的角度,對於地方及兩岸議題進行深度分析,併成爲形塑公共政策的媒體推手,也希望能提供金門乃至於全國民衆一個更深入瞭解金門的機會,讓金門能被更多人關心、金門民衆的公共權益更能獲得保障!

★金門通訊社:https://kinmen.news/

讓大衆關心澎湖的大小事

澎湖通訊社正式上線

位於臺灣海峽的澎湖縣由六十四座澎湖羣島組成,下轄一市五鄉,澎湖不僅擁有美麗的海岸風光、玄武岩奇景,更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近年來縣內轉型以觀光產業爲主,也打響全臺第一座眷村「篤行十村」的文創品牌,可說縣內的亮點豐富多元。

秉持着「讓澎湖的美好能被看見」的精神,成立澎湖通訊社,開拓離島電子媒體的新紀元。未來將力求以公正、客觀的媒體角度,一方面針對澎湖的地方公共事務進行深入評析,二方面也希望將澎湖之美推廣及發揚,期能讓澎湖更加進入大衆視野。

在新電子媒體加入後,澎湖的受關注度將大幅提升,也期待離島電子媒體的陸續成立,除了提升離島曝光度,也讓離島居民的需求及意見被中央看見,促進地方的繁榮發展。

★澎湖通訊社:https://penghudaily.com/

卓越雜誌2024.3號4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