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暗殺笑話與言論自由

(圖/美聯社)

近日,美國特勤局對科技巨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一則社交媒體貼文展開調查,引發輿論對言論自由界限的激烈討論。這則已被刪除的貼文中,馬斯克質疑爲何沒有人試圖暗殺總統拜登或副總統賀錦麗,隨後他聲稱這只是一個玩笑。然而,特勤局似乎並不買帳。

特勤局迴應彭博社,它們正在根據《資訊自由法》的要求扣留記錄,因爲公開這些記錄「可以合理地預期會干擾執法程序」。儘管如此,我們不應過早下定論。事實上,特勤局例行性地調查各種可能被視爲威脅的言論,即便是玩笑或藝術表現也不例外。

這並非首次有名人因爲言論或藝術創作而受到特勤局關注。2019年,著名饒舌歌手阿姆就曾因歌詞內容而接受特勤局訪問。歌詞中提到了對時任總統川普的「威脅」。同樣,2009年,《上週今夜秀》(Last Week Tonight)資深編劇丹.奧布萊恩(Dan O’Brien)也因爲一篇關於如何綁架總統女兒的幽默文章而被傳喚。

馬斯克長期以來以其爭議性言論聞名,而這並非他首次因「玩笑」惹上麻煩。201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曾因他宣稱已獲得資金將特斯拉私有化、每股作價420美元而對他提起訴訟。在聯邦法庭上,馬斯克不得不聲稱這個明顯的大玩笑實際上是一個嚴肅的提議。

此事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言論自由界限的討論。支持者認爲,即便是不恰當的玩笑也應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而批評者則認爲,針對政府高層的「威脅」言論,即便是玩笑,也可能產生嚴重後果,不應被輕視。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的政治氛圍下,類似事件似乎變得越來越普遍。隨着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臨近,民主黨候選人「華茲」和共和黨候選人「萬斯」的競選團隊都格外關注可能影響選情的言論。同時,在中東局勢緊張的背景下,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也多次呼籲各方謹慎發言,避免加劇迦薩地區的衝突。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個事件反映了社交媒體時代的一個普遍問題:如何在保護言論自由和維護公共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在中國大陸,政府對網路言論的管控一直備受爭議。而在美國,雖然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但特勤局等執法機構仍有責任調查可能的威脅。

專家指出,在數位時代,一個看似無害的玩笑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廣泛傳播,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因此,公衆人物在發表言論時需要更加謹慎。

此外,這一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科技巨頭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責任的討論。作爲X(前身爲Twitter)的所有者,馬斯克一直提倡「絕對的言論自由」。然而,他自己的言論卻屢屢引發爭議,這無疑給其立場帶來挑戰。

隨着調查的進行,外界普遍關注特勤局將如何處理這一敏感事件。有分析認爲,即便最終不會對馬斯克採取法律行動,這次調查也可能對他的商業帝國產生影響,特別是在他正尋求擴大X影響力的背景下。

總的來說,這一事件凸顯了在數位時代,言論自由、公共安全和個人責任之間的複雜關係。它提醒我們,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言論可能帶來的影響和責任。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地區的言論可能對另一個地區產生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在言論自由和社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點。

隨着2024年美國大選的臨近,類似的爭議可能會更加頻繁地出現,這無疑將考驗美國社會的包容度和法律體系的韌性。(作者爲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