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亞太區報名正在進行

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托馬斯·庫恩提出了科學史上的一個著名概念:範式(paradigm)。在他看來,科學的發展並非逐步累積的線性進步,而是範式之間的突變與更迭。每當科學進入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常規時期,新的問題和危機就會逐漸積累,最終催生一種全新的範式。

而青年科學家們,常常是這些範式變革的重要推動者。

因爲青年,意味着無限的可能性。他們充滿活力,勇於夢想,不被既有的規則束縛,也能從慣性中找到突破的契機。青年科學家們以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斷推動科學的邊界。他們的思維不固化,善於想象未來,並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想法變爲現實。正是這種無窮的可能性,驅動着科學的創新與進步。

因爲青年,意味着無盡勇氣。他們擁有面對未知的無畏精神,敢於打破常規,走出舒適區,迎接挑戰和風險。青年科學家們敢於質疑現有的理論體系,不害怕失敗,視每一次挫折爲學習的機會。他們以無畏的姿態去探索新的領域,以執着的信念去攻克科學上的難題,爲科學研究帶來了不斷突破的動力。正是這種勇氣,使得他們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不懈前行,不斷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

1956 年,29 歲的約翰·麥卡錫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併成爲了這一領域的奠基人之一。此後的幾十年裡,他在這一領域深入耕耘,開發了 LISP 編程語言,創立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提出“情景演算”理論……不僅推動了人工智能領域的進步,也培養了無數後來者。正是因爲麥卡錫和其他先驅的前瞻性工作,才爲今天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鋪平了道路。

如今,科學的發展正轉向“AI for Science”的新範式,青年科學家們在這一變革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AI 不再只是工具,而是科學探索的夥伴,它幫助科學家們分析海量數據,模擬複雜過程,並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從基礎物理學的粒子模擬到生命科學中的基因分析,人工智能正在爲科學研究開闢全新的道路。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年輕科學家的參與與貢獻。

爲了呼喚和鼓勵這些致力於科技創新的青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自 1999 年起每年都會評選 35 歲以下的科技創新者(TR35),並於 2010 年開始區域性評選。亞太地區是如今全球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這裡的青年科學家和創業者們,正在以無比的創造力和激情,推動着整個地區乃至全球的科技進步。

現在,2025 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亞太地區報名已開啓。作爲全球極具權威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評價體系之一,這一評選旨在發掘亞太地區最具潛力的科技人才,爲他們提供一個多元化、國際化的舞臺,鼓勵他們在科學、工程、技術創業等領域持續創新。同時,也希望通過表彰年輕的創新者,激勵更多人加入科技探索的行列,進一步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

如果您或您身邊有人符合條件並有志於科技創新,歡迎點擊“閱讀原文”進行提名,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