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道族人捐贈媽媽的衣服 協助史前館研究及推廣

馬卡道青年小組的引介,屏東潘辛上夫婦捐贈「大襟衫」(右三)及「劍帶」兩項文物給史前館永久典藏。圖/史前館提供

屏東馬卡道族人潘辛上家族留存百年前「大襟衫」及「劍帶」兩項文物,爲讓社會大衆更瞭解馬卡道族文化,無償捐給臺東國立史前博物館收藏。史前館指出,古文物易受溫溼度、光害及病蟲害等因素影響保存,館內約2萬件收藏品來自民間捐贈,館方將妥善整理保存,進一步研究與展示。

依據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研究,西拉雅、大武壠、馬卡道等族畫歸平埔族羣,馬卡道族主要分佈在屏東、高雄一帶。

屏東萬巒鄉有閩南、客家、馬卡道及排灣等族。84歲馬卡道族人潘辛上保留母親舊衣「大襟衫」及一對不確定用途的「劍帶」,多年來一直放在家中頂樓,日前透過「馬卡道青年小組」媒合,捐給史前館典藏及研究。

「衣服如果穿壞就沒有了,捐出來可以讓後代子孫欣賞」潘家成員說,雖然很捨不得兩項文物,但近年馬卡道族意識擡頭,文物是族羣文化復振過程中最重要的證據,與其自然毀損,倒不如透過典藏延續生命。

史前館館藏品約5萬件,4成來自專家學者、團體、重要人物後代或私人收藏家捐贈,須符合立館宗旨,館員先鑑定、分類及建議分級,提報「蒐藏審議委員會」審覈通過才接受捐贈,會列冊成國家財產。

研究典藏組研究人員王勁之說,馬卡道族的文物不多,潘家捐贈的兩項物品狀況良好,劍帶的刺繡精緻,呈現馬卡道特有圖騰。此外,劍帶可能具裝飾或祈福用途,系在腰帶、刀子或纏在頭上,是否屬於服飾一部分,需要深入研究。

屏東縣萬巒鄉馬卡道族人潘辛上(中)捐贈家族持有的「大襟衫」及「劍帶」兩項文物,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人認識馬卡道文化。圖/史前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