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冊充斥民俗禁忌 婦女團體籲改版提供正確資訊

孕婦在懷孕8周時,都會收到衛福部發放的「孕婦衛教手冊」和「孕婦健康手冊」;民進黨立委範雲(右二)與婦女團體5日舉行記者會質疑,該手冊強加懷孕期間不該泡溫泉、燙頭髮、化濃妝、拿重物等刻板印象,變成「恐慌手冊」,應該修正提供正確資訊。(郭吉銓攝)

孕婦在懷孕8周時,會收到衛福部發放的「孕婦衛教手冊」和「孕婦健康手冊」,新手媽媽、民團今天質疑,手冊內容建議孕婦避免染髮或燙髮、不要使用顏色過重、避免泡高溫熱水及溫泉等錯誤資訊,彷彿是用醫學包裝的「現代版懷孕民俗禁忌」,甚至有媽媽說孕婦手冊根本是「恐慌手冊」,呼籲應改版提供正確的資訊。

現行孕婦手冊建議孕婦避免染髮或燙髮、不要使用顏色過重、香味過濃及成分複雜保養品,避免泡高溫熱水及溫泉;但實際上,美國婦產科醫學已申明孕婦可以染燙髮,日本溫泉法也於2014年修訂孕婦可以泡溫泉。

另外,整本手冊關注在怎麼生下健康的孩子,一方面提及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洋洋灑灑列出30項「早產危險因子」,有毫無邏輯的「未婚懷孕」,也有一般人可能再小心也會面臨的感染、發燒、感冒,要孕婦必須多注意,卻完全未提及臨牀上自然流產的比例爲11%至30%,自然流產也是女性生育的可能歷程之一。

母親節前夕,婦產科醫師烏烏、陳鈺萍及推動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勵馨基金會、民進黨立委範雲等人,今天針對「孕婦手冊」提出提供正確資訊、不該只有孕婦產檢蓋章、應提供流產、早產、高齡產婦等多元關懷。

婦產科醫師烏烏表示,許多找她產檢的孕婦都說,這根本是恐慌手冊,現行手冊對孕婦有許多生活限制,卻含糊不清、前後矛盾、甚至缺乏根據,例如不能泡溫泉、染燙頭髮;不能搬重物,卻要維持肌力,不然生產無法用力,孕期重量訓練只要姿勢正確,對孕婦健康更是有利無害。

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諶淑婷指出,根據調查,多數使用過孕婦手冊的女性都認爲,其「產前參考價值低、產後也不可能再閱讀」,尤其手冊內容集中於孕婦各種檢查資料,沒有生產知識、待產細節與多元生家方式與助產資源,建議增加產後憂鬱的病徵、新生兒照顧指引、判斷寶寶是否生病等內容,讓新手爸媽有足夠教育,減少生產與育兒的焦慮。

民進黨立委範雲表示,過去國健署雖有持續進行媽媽手冊改版,但諮詢專家以醫療界居多、改版也偏向醫療導向,缺少社會心理層面、也缺乏支持及資源提供,要求國健署審慎評估,以使用者需求爲中心,仔細進行手冊改版,邀請孕婦及其伴侶家人、相關團體,提供意見、參與改版過程,讓手冊真正成爲孕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