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湖州有100多家企業項目在轉型金融支持目錄中
財聯社7月1日訊(研究員張玉虹)最近由香港和湖州市政府聯合舉辦的可持續投資能力建設聯盟(CASI)亞洲首場綠色金融能力建設活動在浙江湖州舉行。
作爲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湖州在制度標準、組織機構、產品服務、政策激勵、金融科技等方面先行先試。據統計,湖州累計打造66項首創試點成果,獲央行肯定形成綠色金融改革“湖州經驗”。
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可持續投資能力建設聯盟主席馬駿看來,湖州綠色金融體系創新的五個重要方面:
第一,制定綠色金融的地方標準。在國家層面,中國人民銀行的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標準主要是針對大型項目的,沒有針對中小企業的綠色標籤實踐。湖州發明了爲中小企業綠色貼標的方法。通過計算企業的綠色收入比例、ESG得分等識別綠色中小企業。這是在國家層面標準之上的額外發明,用於標記綠色項目貸款。
第二,開發本地綠色項目數據庫。將所有符合國家綠色產業目錄、地方綠色認定標準的綠色項目納入由湖州政府託管的數據庫。所有銀行和金融機構都可以連接到數據庫。這有助於匹配資金的需求方(即項目所有者)和資金的供應方(即銀行機構),大大增強了項目與綠色資金匹配的效率。
第三,爲綠色融資、綠色交易提供激勵。項目數據庫中合格的綠色項目可以獲得政府貼息補助。湖州將綠色項目分爲深綠、中綠和淺綠三類,分別可以獲得12%、9%和6%的貸款貼息。
第四,通過綠色金融專營機制促進產品創新。要求每個金融機構設立一個專門從事綠色金融的分支機構,培養綠色金融能力、提供創新激勵。因此湖州有數百種不同的創新金融產品,包括中小企業綠色貸款、光伏貸款、綠色保險等。
第五,努力開發轉型金融框架。湖州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當前版本,在高碳行業下有100多個轉型項目,包括鋼鐵、水泥,紡織、化纖等等。每個項目都設置了轉型路徑,並有閾值來定義什麼是可信的轉型活動,可以足夠地減少碳排放並與巴黎協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