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強》歐洲恐攻已成新日常

美國歌手亞莉安娜22日在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舉行的演唱會遭自殺炸彈攻擊,共造成22死64傷,嫌犯是22歲利比亞裔英國籍嫌犯薩爾曼,他已在這次恐攻中身亡。

上月20日,法國總統大選投票前,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也發生恐攻,1名法國籍槍手射殺1名警察,又射傷2名警察,槍手隨即遭警方擊斃。槍戰發生前不久,我剛好就在離香榭大道不遠的法國總統候選人勒班競選總部前做臉書直播

隔天我再到現場遊人依然如織,似乎沒有受到恐攻的影響。我採訪了幾位路人,其中1位從英國來巴黎讀書大學生對我說:「對於這些幾乎常態化的恐怖攻擊,我們能做的就是更理性、不帶情緒地面對,因爲恐怖攻擊很可能會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短期間恐怕是無法解決的。我們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我也問了幾個巴黎朋友,大多數的答案也非常類似。首先,這些頻頻發生的恐怖攻擊,執行任務者大多是移民的第2代、第3代,他們在西方國家出生、成長、受教育,最後卻成爲伊斯蘭國的戰士,在歐洲執行自殺式的攻擊任務。許多年輕人在執行自殺任務前,行爲上看不出太大的異狀,不過是尋常至極鄰家男孩

唯一共同的交集是,他們大多感受到歐洲社會對來自中東北非第二代移民的歧視,讓他們漸漸產生「這是我的國家嗎」的深層迷惘,失去了對其生長國家的認同,就更難以建立忠誠。

掌握了第2代移民的迷惘,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透過網路給了這些年輕人「認同的替代品」,號召投效,一旦他們對其宣揚的教義深深着迷後,認爲自己找到了歸屬與認同的去處後,就成了伊斯蘭國攻擊西方國家絕佳的人肉炸彈。這羣在歐洲土生土長的移民後裔,沒有傳統由上而下的組織指揮系統,無法從「中樞」瓦解,變成最棘手的恐怖難題

英國「戰略對話研究所」在2015年發表報告,推測加入伊斯蘭國的西歐青年大約有4000人,其中有550是女性。而另一份聯合國2015年的報告則指出,全世界加入蓋達組織或伊斯蘭國的外籍聖戰士已高達25000人。

這也是爲什麼那位大學生會說,短期內,西方國家必須學會和這常態化的恐攻共處;在長期,則必須真正讓中東、北非移民的第2代不再受到歧視,真正的融入與認同。除此之外,只怕別無他途。

作者爲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