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海鳥藍臉鰹鳥渾身油汙暫棲宜蘭 今展翅歸向大海

藍臉鰹鳥飛羽、尾羽被油污沾黏無法飛行,被民衆發現在五結海岸的消波塊上。圖/宜蘭動植物防疫所提供

落難海鳥寄居宜蘭,今天重返故鄉。1只被油污覆蓋、無法飛行的藍臉鰹鳥去年底被發現在五結海岸,經歷清除油污、水中復健等過程,今天上午宜蘭動植物防疫所人員野放,牠一開始還有點「近鄉情怯」,海風吹拂後,想起熟悉的大海,終於振翅返回大海。

動防所指出,藍臉鰹鳥屬於大型海鳥,體長近90公分,成鳥大部分羽毛是白色,尾部、飛羽後緣呈黑色,臉部是青黑色,因此得名;牠們在基隆、宜蘭蘇澳和花蓮外海、曾文溪口等地有零星目擊紀錄,並非保育類物種,但一般不會靠近陸地,在臺灣仍屬稀有海鳥。

民衆去年12月20日在宜蘭五結鄉海邊的消波塊上發現這隻藍臉鰹鳥,全身被油污覆蓋,油污呈黑色,疑似是船隻漏油;牠的尾羽和飛羽被幹涸結塊的油污連成一片,失去飛行能力。民衆送到動防所,檢測重1.7公斤,是1只亞成鳥。

動防所也是第一次接收藍臉鰹鳥,首要任務是去除身上油污,屢次清洗無法見效,查詢資料後得知國外清洗海鳥的專家會使用特製洗碗精,從網上訂貨,果然有效,2周前清洗乾淨;藍臉鰹鳥外表雖然呆萌,其實相當兇猛,動防所人員這段期間常被咬傷手指,所幸終於讓牠恢復健康。

藍臉鰹鳥擺脫油污後,還需要理毛、分泌油脂防止羽毛進水,動防所爲牠打造了一個小泳池,每天下水清洗、餵魚,並加入鹽巴等物質模擬海水,一整套「復健」助儘早恢復;今天上午藍臉鰹鳥回到被拾獲的海邊,一開始還有點緊張,漸漸回想起熟悉的環境,一陣海風吹過,牠展開翅膀,乘風歸向大海。

動防所表示,大洋性鳥類進入本島陸地可能是遭遇意外,民衆若發現,宜先保持距離維護自身安全,再觀察是否有受傷等情形,通報動防所處理,勿輕易觸摸或靠近圍觀,使動物受驚攻擊,或不當捕捉造成二次傷害。

藍臉鰹鳥在宜蘭蘇澳、花蓮、基隆等海岸有零星目擊紀錄,但鮮少登陸,宜蘭動植物防疫所也是第一次接收到這類海鳥。圖/宜蘭動植物防疫所提供

今天上午宜蘭動植物防疫所人員野放藍臉鰹鳥,牠一開始還有點「近鄉情怯」,海風吹拂後,想起熟悉的大海,終於振翅返回大海。圖/宜蘭動植物防疫所提供

這隻亞成鳥藍臉鰹鳥剛上岸時只有1.7公斤,離開時已經長胖到2公斤了。圖/宜蘭動植物防疫所提供

動植物防疫所清洗掉藍臉鰹鳥身上油污後,安排泳池讓牠「復健」。圖/宜蘭動植物防疫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