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林場百歲了 陳建仁種下在地風箱樹

羅東林場成立100年,行政院長陳建仁、農業部次長陳添壽、林業署長林華慶及宜蘭縣長林姿妙等人昨天參加羅東林場擴大舉辦植樹節活動。陳建仁表示,臺灣力求達成2050年國家淨零排放目標,林業署推動「森林自然碳匯」,可提高林地碳匯量與提升森林碳吸存效益,從2016至2040年,預估累計增加造林面積3萬公頃。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每年吸引近百萬名遊客,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羅東林場」,太平山檜木集散地,當時與阿里山、八仙山林場並列爲三大林場,開採規模爲三大林場之首,帶動羅東繁榮。隨着森林鐵路停駛及產業轉型,林場式微,2009年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之名轉型,至今成爲旅遊觀光熱點。

陳建仁種下宜蘭在地的「風箱樹」,他說,適地適木栽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規畫在全臺提供8.4萬株原生樹種苗木發送民衆栽種,盼各地區都能栽種適合當地環境的原生種植物,維持生物多樣性及環境永續發展。

陳建仁說,森林具有吸存二氧化碳效益,政府力求2050年淨零排放,林業署努力增加森林面積及經營,盼降低國外進口木材的碳足跡,有助達成淨零碳排。

昨天的羅東林場擴大舉辦植樹節活動,陳建仁也與陳添壽、林華慶、宜蘭分署分署長蕭崇仁等人將毬果倒入大樹造型的種子集點箱,完成啓動儀式,接着前往植樹並參觀製材專賣所,瞭解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及驗證履歷國產材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