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作家:致力宣揚二戰中美合作史

國軍第3戰區將士保護在中國淪陷區迫降的杜立德行動參與者。(美國國家檔案館)

旅居美國洛杉磯的大陸作家廖兆暄,爲了增加太平洋東西岸兩大國家之間的瞭解,目前正致力於宣揚二戰期間中美兩國精誠團結的歷史。

由於推廣中美二戰合作史有功,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政府頒發獎狀給廖兆暄。(許劍虹攝)

二戰中美合作的見證者

之所以對中美合作的歷史有那麼強烈的興趣,不僅在於廖兆暄出身於國民黨家庭,而且他本人也是這段史蹟的親身經歷者。祖籍湖南衡陽,1932年出生在南京的廖兆暄表示,他的父親廖華焜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稱得上是中國國民黨的元老。1929年6月,孫中山先生遺體由北平移靈回南京,廖華焜被選中出任奉安大典的司儀。

廖華焜是一位忠貞的國民黨員,家裡一直供奉着孫中山先生的遺像。在他很小的時候,廖兆暄就被父親要求要學會朗誦總理遺囑或歌唱總理紀念歌。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們一家人隨國民政府遷移到大後方重慶。老先生表示他的姨父熊必先是陸軍官校第4期畢業的國軍軍官,在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期間爲了掩護其他部隊撤退而戰死於下關。

所以一直以來,他都十分推崇那些在抗戰中壯烈殉國的國軍烈士。在重慶的時候,廖兆暄曾目睹日本人對中國軍民的無差別轟炸。廖兆暄還記得有一次日軍的轟炸在三個小時內就造成數千名同胞在防空洞裡被悶死。這令廖兆暄跟其他經歷過抗戰那個世代的中國人一樣,只要提起當年破壞他們和平日子的日本侵略者就恨之入骨。

當時國民政府的所有辦公機構,都爲了防止日軍空襲而遷移到了郊外。不過有一次與姐姐廖兆麟躲避完空襲後,他親眼看到蔣夫人宋美齡身先士卒率領醫護人員在救助傷患。從那個時候開始,老先生也不得不對這位戰時中國的第一夫人表達敬佩之意。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也因爲美英兩國的參戰而結束了孤軍奮鬥的日子。

到了1942年,廖華焜奉命前往西北地區考察當地的禁菸運動,隨後被指派爲甘肅省臨夏縣縣長。至於廖兆暄,則繼續留在重慶讀書。大概是在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廖兆暄與他的同學領到了由美國贈送給他們的藍色卡其布衣服。學生們把這些卡其布衣服稱爲「羅斯福布」,以感謝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對中國孩童們的厚愛。

1945年年初,中印公路通車,大量美援物資開始經由陸路通道進入中國。當時住在重慶鄉下,正準備就讀初中一年級的廖兆暄時常能看到由美國大兵駕駛的卡車一輛又一輛的出現在自己的眼前。美國士兵看到中國人,第一個動作就是比出大拇指高喊「頂好」(Ding Hao)的口號,令他深深感覺中美兩國在二戰期間的合作實在是一段偉大的歷史。

2012年3月28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官員與二戰老兵齊聚昆明駝峰航線紀念碑向殉難者獻花致敬。(中新社)

與光復初期的臺灣結緣

更有意思的,是廖兆暄曾經在抗戰勝利後短暫的造訪過臺灣。他那來自越南的姊夫顏自超是中央警官學校第5期的學生,在抗戰勝利後被派往臺灣擔任臺北市警察局的分局長。剛開始,由於不習慣臺灣的生活,廖兆暄與姐姐廖兆麟一起留在南京。到了1948年10月,也就是徐蚌會戰即將爆發前,廖兆麟眼見戰局對國軍不利,帶着廖兆暄一起到了臺灣。

在臺北,廖兆暄住在警務處副處長林世賢的家中,並在經過苦讀以後考上了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預科。這段時間,臺灣給他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即便是在鄉村地區,人們住的房子品質都不錯,而且隨處可見柏油鋪的馬路。令廖兆暄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個人都有自行車可以騎。在他的記憶裡,同時代的中國大陸只有高官子弟纔買得起自行車。

有一次廖兆暄搭車到淡水玩,還看到一棟房子上面掛着寫有「美軍重地,不得入內」的招牌。那天他在淡水的海灘挖了一個洞,把自己身上帶着的光緒時代銅錢埋了起來。1949年3月,中共的攻勢已經打到長江北岸。姐夫顏自超在越南的家人請他回去繼承財產,只能帶着廖兆麟離開臺灣。在臺灣沒有人照顧的廖兆暄,也只能拿着姐姐給他的100美元返回大陸去投靠父親。

回到大陸後不久,廖兆暄的父親廖華焜就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大勢已去,主動辭去臨下縣縣長與保安司令的職務,等待共軍來臨。1949年7月,解放軍打到了臨夏,廖華焜主動前往拜見西北解放軍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震。王震見廖華焜過去沒有貪腐的紀錄,主動邀請他參加共軍。於是廖兆暄與弟弟就跟着父親一起投奔瞭解放軍,從甘肅省一路打到新疆。

伴隨着兩岸分裂與韓戰爆發,二戰期間中美聯合抗日的歷史成爲了大陸的政治禁忌,廖兆暄回到淡水找尋自己銅錢的夢想也從此無法實現。緊接而來的,就是他本人在1957年被中共打成「右派份子」,並且在一系列的政治運動中遭到無情迫害與整肅。幸運的是,他那位被扣上「僞縣長」帽子的父親,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面保護下避開了被批鬥的命運。

直到鄧小平復出之後,廖兆暄的「右派」帽子才獲得中共當局的平反。重獲自由的他,深感毛澤東時代反美反蔣的教育內容有太多與他個人的親身經驗差距甚遠。他始終認爲,對日抗戰是是中華民族100年以來受到最惡劣的外來侵害。而二戰期間中美兩國對人類歷史的貢獻,在廖兆暄看來更是不能抹滅的一段光輝歷史。

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是目前兩岸十分熱門的題材,圖爲今年8月在雲南昆明舉辦的中國遠征軍主題展。(中新社)

中美合作三部曲

自移民美國以來,廖兆暄就致力從三個角度去描繪中美兩國在二戰期間合作的歷史。第一個角度,是1942年4月18日,美軍在完成對日本本土首次轟炸的「杜立德空襲」(Doolittle Raid)後,浙江、安徽與江西民衆拯救80名在淪陷區落難的B-25轟炸機機組人員的故事。爲此,80多歲的他已經拖着年邁的身體來回太平洋兩岸好幾次,就爲了拜訪當年救助美軍飛行員的老百姓。

更難得的一點,是廖兆暄還拜訪了理查·科爾(Richard Cole)與今年6月份去世的大衛·柴契爾(David Thatcher)兩位杜立德空襲的參與者。在整合了中美兩國的觀點後,廖兆暄利用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的機會,推出他的第一本著作《情灑太平洋——杜立德機組和中國老百姓的故事》,向華人世界的讀者介紹這段被遺忘已久的歷史。

採訪杜立德空襲的過程中,最讓廖兆暄痛心的就是有25,000名中國民中因爲救助美軍,而在接下來日軍的報復中慘遭殺害。然而最讓廖兆暄感動的,則是他接觸到的所有中國人,居然沒有一個人因爲日軍的報復而痛恨美國人的。他們每一個都知道當時中國人在與日本人打仗,美國人則是來幫助中國人打日本的。光是這一點,就讓大多數的民衆願意將生死置之度外。

廖兆暄始終認爲,打抗戰最偉大的是老百姓。可是長久以來,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在描寫抗戰歷史的時候強調的都是領袖或者將領,很少真正去歌頌老百姓。關於這一點,廖兆暄認爲兩岸的中國人都該向美國人好好學習。今天在美國各地,都建有無名將士紀念碑,他建議北京與臺北都該用這樣的方式好好紀念那些爲抗戰犧牲的軍民。

另外,廖兆暄也儘量以中立客觀的立場研究中美軍事合作史。雖然自己來自於大陸,當聽到所謂新4軍有參加救助杜立德機組人員的說法後,他立刻糾正表示絕對沒有那回事。他表示,8路軍與新4軍在救助盟軍飛行員固然在救助美軍人員方面有極大的貢獻,但是1942年4月發生在浙江、安徽與江西等省份的救援行動主力是第3戰區與忠義救國軍的隊伍,與共產黨沒有任何關係。

他驕傲的表示,《情灑太平洋——杜立德機組和中國老百姓的故事》在大陸很受歡迎。今年5月,已經有兩岸的電影製作人與他接觸,表達想拍攝杜立德空襲行動的電影。這個電影的名稱爲《江山》,描寫的就是浙江省江山縣民衆搶救美國飛行員的故事。對方向廖兆暄表示,等到他們集資4億人民幣以後,電影就要開拍了。

然而1942年4月18日當天墜毀於江山的B-25B轟炸機只有一架,所以那裡稱不上是杜立德機組人員落難的重點地區。爲什麼選擇在江山,令廖兆暄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他纔想到,江山是軍統局領袖戴笠先生的故鄉,而他指揮的忠義救國軍又在救助杜立德機組人員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或許這正是爲什麼江山會被選中的理由。

除杜立德行動外,廖兆暄也對中國遠征軍及中國駐印軍的戰史有強烈興趣。幸運的是,他在移民美國後結識了在錦州被共軍俘虜的第9兵團司令,抗戰期間在緬甸指揮新6軍作戰的廖耀湘將軍夫人。東北淪陷時年僅30歲的廖耀湘夫人帶着兒子跟政府一起來到了臺灣,並且再也沒有看到留在中國大陸的丈夫。她的兒子,又因爲患有心臟病而英年早逝。

所以廖兆暄還記得第一次在洛杉磯老人公寓遇到廖夫人,並且對着她喊出廖耀湘的大名時,對方的反應是淚流滿面。透過廖夫人的幫助,廖兆暄取得了許多關於廖耀湘的第一手資料,並打算爲這位抗日虎將著書立傳。中國遠征軍與中國駐印軍在印緬戰場上作戰的故事,也就成爲了廖兆暄中美合作三部曲中的第二個故事。

至於最後第三部曲的故事,廖兆暄則打算介紹駝峰航線的歷史。在得知有1,314名來自美中兩國的飛行員,爲了替中國輸送物資而犧牲寶貴生命,另外還有345人失蹤的故事以後,他覺得十分感動,認爲也有必要介紹給華人世界的讀者知道。目前,他已經分別爲第二部曲與第三部曲取了《虎狼鬥》與《血灑喜瑪拉雅》的書名。

雖然致力於宣揚中美友好,但是廖兆暄也沒有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移民美國多年的他,到現在還保持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針對歐巴馬總統現行的亞洲「再平衡」政策,廖兆暄認爲美國完全是上了日本的當,去日昔日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爲敵,純屬不智之舉。所以他希望自己即將推出的中美珍珠三部曲,能夠讓太平洋兩大強權瞭解和平的可貴。

身在美國,心在中國的廖兆暄認爲,美中兩國未來必須要搞好關係。無論未來戰爭是由誰發動的,最先死的就是雙方的老百姓。兩個核武大國的戰爭,得利者不會是美國或者中國人民,而是日本軍國主義者。他認爲美國若能夠解除對中國大陸的敵意與封鎖,那麼中共也能將發展武器的經費用於民生,對兩國民衆都是利大於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