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憂引發飛彈軍備競賽

1987年12月8日,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左)和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在白宮簽署全面銷燬兩國中程和短程核導彈條約(即《中導條約》)。(摘自維基百科網站,雷根總統圖書館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將退出《中導條約》。大陸官媒環球時報》引述大陸導彈技術專家楊承軍分析認爲,美國此舉極不負責,有可能對世界導彈武器競爭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之舉同時也警示大陸,應適度發展中程導彈和中近程導彈,這是維護大陸國家核心利益的需要。

楊承軍指出,導彈武器與其他任何常規武器相比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將直接影響戰爭進程,甚至是結局,因此被髮展中國家認爲是一條「投資少、見效快,迅速提升綜合國力」的有效途徑。「如果大家都可以違反國際約束,對這些國家來講何樂而不爲呢?因此,「中導條約」若將變成一張廢紙,勢必引起一輪國際範圍飛彈武器的軍備競賽。」

「中導條約」一旦淪爲廢紙,楊承軍認爲對大陸的國家安全也將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再次提示大陸必須要更有效的提高國家安全的自衛防範能力。楊承軍進一步分析,大陸與美國的國家利益不同,軍事防範也不一樣。

楊承軍指出,大陸有1.8萬多公里陸地邊防線,還有長達2.2萬多公里的海防線,大陸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非常艱鉅,而且周邊並不太平,無論是臺海方向南海方向,還是印度方向和東北亞方向,大陸面臨的周邊國家安全威脅,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嚴峻。

相比之下,美國並沒有受到來自多個方向的軍事威脅,所以大陸必須根據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來適度發展中程導彈和中近程導彈,這是維護大陸國家核心利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