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維持社會面清零策略 消除恐懼是第一步

路透報導,張文宏14日在個人微博上表示,大陸這波疫情仍處於指數級上升初期,多個城市在短期內出現了大量確診病例,各地難免顯得有些慌亂。以上海來說,啓動應對Omicron疫情時間晚,目前仍處於「與病毒並跑」階段,感到非常吃力。

上海雖未封城,但已暫停全市客運、中小學改爲網上授課等。張文宏說,隨着生活節奏慢下來,並且迅速對重點區域進行精細的管控與篩查,「我們慢下來,病毒就快不了」。

他表示,Omicron毒性已變得溫和,致命性也下降,但從大陸全國各地應對疫情的情況來看,如果現在迅速開放,將在短時間內引起大量人羣的感染,無論心理上或是社會資源配置上都未做好應對大量病例同時出現的準備。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張文宏表示,大陸目前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羣中,仍有相當高的比例還未充分接種,一旦普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強調下階段必須要對這部分人羣做好保護,目前的防疫措施對於壓制疫情非常重要。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2日強調,「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13日前往疫情重災區吉林視察時,再度表示要「儘快實現社會面清零」。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姜法春指出,社會面清零就是指新增確診者和無症狀感染者都是在隔離場所發現,社會面沒有新增陽性感染者。而要實現社會面清零,必須透過減少人員流動和擴大篩查來達成目標。

外媒本月初曾報導,大陸官方從嚴格的「清零」到「動態清零」措施,透露其有意放寬清零政策,慢慢跟進歐美國家的「與病毒共存」。但從官方近日表態和各地升級防疫措施,似可一窺短期內政策未有放鬆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