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消費回暖,“途牛”還在路上?

手工勞動/獸姐

手工編輯 /角叔

出品/獨角獸挖掘機

如果不是有人刻意提起,市場或許已經忘了,OTA賽道中除了攜程、飛豬、同程藝龍之外,還有一家美股上市公司叫做“途牛”。

6月9日盤前,途牛披露了2023年一季報,途牛期內營收爲6320萬元,同比增長52.3%,在其“6010萬-6430萬元的淨收入,同比增長45%-55%”預估內;淨虧損收縮至750萬元,而上一年同期的淨虧損爲4170萬元。

同一時期內,行業龍頭攜程也發佈了2023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攜程期內的淨營收錄得92億元,同比大增124%;淨利潤達到34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37%。儘管途牛的經營情況正好轉,但與攜程同期對比,途牛的業績就遜色不少。

在疫後出行消費快速回暖的當下,途牛在營收、淨虧損方面表現尚算“可圈可點”,但從股價走勢來看,資本市場卻沒有給出積極態度。

財報發出後,途牛美股股價高開低走,當日報收於1.63美元,總市值僅爲2億美元。而攜程一季報發出後的首個交易日,美股股價報收於36.15美元,漲幅達到5.42%,總市值也達到了240億美元。

對於以出境跟團遊爲主營的途牛而言,儘管2023年國內居民出境旅遊的消費熱情正在快速回暖,但從一季度經營表現來看,其業績反饋始終處於“慢一拍”的節奏。

旅遊消費走牛了,但途牛的牛還在路上。

01

兩大業務此消彼長

從收入構成來看,組成途牛淨營收的板塊主要分爲兩大板塊:其一是打包旅遊業務,包含自助遊和組團遊;其二是其他業務,包括保險公司服務費、旅行產品和服務的佣金(門票、簽證服務費、住宿預訂和交通票)、國內外旅遊局廣告投放等等。

一季度,途牛打包旅遊業務收入爲4010萬元,同比增長179.2%,佔總營收的63%;其他業務收入爲2310萬元,同比下滑15%,佔總營收的37%。

結合一季度收入佔比變化和過去幾季財報整體來看,途牛的業務正發生這樣兩個變化。

其一,儘管途牛此前的主營業務一直都是打包旅遊業務,但受疫情影響,過去數個季度以來,途牛的主營業務收入佔比一直遠低於其他業務收入,到了上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佔比也就在18%,而到了本季度,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大幅回調至63%。

其二,從業務增長來看,途牛打包旅遊業務、其他業務兩大板塊並沒有呈現出齊頭並進的發展態勢,而是出現此長彼消的情況。對於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這種業務情況並不利於公司的遠期的發展。

我們重點來看主營打包旅遊業務近年來的變化。途牛2019年(疫前)全年營收爲22.8億元,其中,打包旅遊收入爲18.9億元,佔比83%;其他業務收入爲3.9億元,佔比17%。此外,在打包旅遊業務中,出境遊產品交易額佔比一直超過六成。

由於打包旅遊一直是途牛的優勢業務,這也成爲這家在線旅遊企業區別於攜程、美團、飛豬等一些OTA頭部企業的差異化存在。

但受2020年至2022年持續三年疫情的影響,一方面,途牛與其他OTA企業境遇相同,公司營收、利潤同樣也遭遇到重創;另一方面,反映在途牛本身的收入結構上,本該佔據主營地位的打包旅遊業務出現快速萎縮,這也使得其他業務收入遠超前者。

行業分析人士認爲,打包旅遊週期性較長、客單價較高,且復購率相對很低,想要吸引更多消費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大營銷投入。

“但眼下整個市場都在推行降本增效,途牛也不是例外,因此你會看到,途牛一季度運營費用也同比下降了18.6%”,該人士補充:“對比專注於機+酒業務的攜程,由於沒有太大成本負擔,因此出行市場全面放開後,攜程的經營提振也直接從業績上體現。”

02

侵入攜程腹地無果

儘管打包旅遊一直是途牛的根基業務,但從服務角度來看,打包旅遊需要企業建立從供應商、到銷售、再到服務落地的“全鏈條”能力,這也意味着,想要主營這項業務,需要企業持續投入不菲資金資源才能運轉。

經過多年的運營,途牛的打包旅遊業務也擁有金牌導遊、金牌地接、牛人專線、精品小團等多重經驗,但三年疫情使得打包旅遊業務停擺,不僅讓這些能力沒有“用武之地”,同時這個週期也足以讓單一業務模式的企業陷入生死邊緣。

事實上,途牛並不是沒有意識到單一模式所帶來的經營風險,因此,途牛在2016年就表示將會在打包旅遊業務之外,嘗試去拓寬更多新的業務模式。

同年內,途牛發佈了機票酒店戰略,全面進軍在線機票、酒店等預訂市場,此舉也被市場視爲入侵攜程腹地的動作。

爲了推動新業務的冷啓動,途牛將大筆營銷費用投入到市場推廣當中,一方面與《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等不少知名綜藝IP達成合作,還簽下了周杰倫等代言。這使得途牛當年的淨虧損由上年的14.7億元陡增至24.2億元。

儘管途牛發力在線機票酒店預訂,但收效甚微。按照當時的行業背景,這一領域基本被攜程、去哪兒瓜分。時至今日,機票酒店業務領域也是攜程、飛豬、美團的天下,途牛基本排不上位置。

長期過度依賴打包旅遊業務,也是途牛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根本原因。疫情來臨後,途牛屢屢掙扎在生死邊緣:2020年5月、2022年4月,因分別在兩個時段連續3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監管要求的1.00美元,途牛曾兩次收到退市警告。

爲了積極自救,公司副總裁齊春光曾在今年3月舉辦的“2023旅業發展高峰論壇”上透露,途牛是從2020年年初開始進行直播嘗試,截至目前已擁有60多個直播間,僅抖音上就有40多個。2023年,途牛的目標就是100個旅遊賬號、帶出100條百萬級優質旅遊產品。

按照途牛自己的預估,2023年二季度,公司淨收入有望達到8870萬-9240萬元,同比增長140%至150%,但途牛是否真的能迎來自己的曙光,可能很大程度要看被公司寄予厚望的抖音運營表現。

03

押寶出境遊?

除了經營情況堪憂之外,途牛還面臨着一個纏身多年的老問題:就途牛的商業模式來講,其“打包旅遊”的資本故事是否真的講得通。

國內市場方面,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國內旅遊數據情況:2023年一季度,國內旅遊總人次12.16億,比上年同期增加3.86億,同比增長46.5%。國內旅遊總花費1.30萬億元,比上年增加0.53萬億元,增長69.5%。

從數據來看,無論是與宏觀局面進行對比,還是與同賽道中的攜程進行對比,途牛2023年一季度的“回魂”並沒有那麼樂觀。

國際市場方面,今年5月,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發佈《2023年全球旅遊業晴雨表》並做出預計,2023年,全球的國際遊客抵達人數可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80%-95%,即有可能達到12億人次以上。

這種預期讓OTA平臺興奮不已,攜程自然不會錯失這個機會。今年1月,攜程攜手泰國國家旅遊局開設首場海外直播,累計吸引超千萬觀看熱度,GMV累計突破4000萬元;2月,平臺推出“318全球旅行划算節”,產品覆蓋百餘個境內外旅行熱門目的地。

途牛同樣也將目光放在海外市場。公司CEO於敦德此前曾表示,隨着國內和出境旅遊市場逐步重新開放,被壓抑的旅行需求的釋放將進一步支持該行業的反彈,“途牛正有計劃地籌備出境遊產品,迎接期盼已久的曙光。”

於敦德說出此番話其實也並不難理解。

一方面,此前途牛出境遊產品在公司主營業務中的佔比一直超過六成;另一方面,根據官方消息,今年1月8日“乙類乙管”實施當天,出境遊產品預訂量環比1月7日增長365%;2月出境遊產品預訂量環比1月增長近2倍,出境游出遊人數環比1月增長160%。

對於途牛來說,開源和節流同等重要,其積累多年的出境遊服務能力,或將隨着市場需求的快速釋放重新得以驗證。但必須要強調的是,以出境遊爲代表的打包旅遊業務受外部影響較大,想要形成更強的經營韌性,途牛還是要主動尋找新的增長空間,強化自身競爭力。

“短期改變業務構成對於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容易,就目前而言,途牛要做的可能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將主營的打包旅遊業務進一步做大”,上述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一來這也保證了途牛的主營收入,二來也是一種時間換空間的方式,爲未來試水其他業務留些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