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影市進入調整期 Q1票房下滑

山西太原影院民衆帶着孩子正等待進場電影。(中新社資料照片

電影《流浪地球劇照。(取自豆瓣網)

民衆路過一張電影海報。(中新社資料照片)

正在舉行的第九屆北京電影節,期間舉行多場論壇。其中,藝恩智庫舉辦的「中國電影發行與行銷趨勢論壇」,探討今年大陸影市的新走向與面臨的市場問題。業者表示,票房突破609億元(人民幣,下同)之後,大陸影市與全球市場成長放緩,進入調整期,但總體來說,狀況仍比北美市場好。

在這場論壇中,與會來賓表示,大陸2019年第1季新上映電影量減少,高成本電影的平均單片票房,除了《流浪地球》之外,《瘋狂的外星人》、《白蛇‧緣起》、《喜劇之王等片,均不如去年同期整體票房下滑8%,觀影人次下降8000萬,是2015年至今,Q1首次單季票房下滑,也突顯大陸影市在瘋狂成長之後,開始進入調整期,不過,整體票房依然超越北美、票房下滑的幅度也低於北美。

口碑影響觀影意願

近年「小鎮青年」的觀影人次與消費成長,已是帶動大陸票房成長的重大動力之一,但從大陸影市Q1的表現來看,電影消費下沉趨勢明顯放緩。藝恩創始人、CEO郜壽智在「數說電影宣發趨勢」主題演講中指出,從Q1的城市票房數據來看,三、四、五線城市的票房,近5年來首次下滑,降幅超越大陸平均水準,也導致票房成長放緩。

至於觀衆買票戲院看片理由,前3名分別是電影的口碑、預告片的精采程度,以及陪朋友家人觀影,再次證明大陸官方業界極力主張的「內容爲王」,將是大陸電影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至於電影消費者分層也更加清晰,例如科幻片動作片在一、二線城市更受歡迎;三、四、五線城市則更喜歡喜劇片年齡上,29歲以下的90後、00後的電影消費者爲主,佔了67%。

而電影消費者的特性也很明顯,高知識份子、月收入逾8000元的觀衆逾20%;由於分衆市場逐漸成形,觀衆也越來越個性化,可以明顯區分吃貨、熬夜黨、樂活派等;而喜歡看電影的消費者,觀影頻率也越來越高,單季觀影超過1次的觀衆達到82%。

短片成行銷最大利器

觀衆的行爲與分衆市場形成,讓電影行銷的觸媒管道也有了變化,除了微信購票平臺之外,以病毒傳播達到宣傳效應極大化的短片,已成爲電影行銷必備「武器」,短片平臺化身電影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