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挺:未來中國房地產行業或將回到大城市主導的格局

“未來整個中國的城市格局和房地產行業都會出現的變化是,越來越向經濟發達地區集中,越來越向大城市集中。”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4月26日的媒體見面會上回答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房地產在經歷了下滑之後,將來有所復甦後形成的新格局可能更像是回到2015年以前、乃至2010年以前的格局,即發達地區、大城市主導房地產的發展。

近期,2024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公佈,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亮點和麪臨的挑戰?

陸挺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除了去年以來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房地產、增加財政支出、降息的政策外,一些其他因素也有着重要作用。其一,價格因素,中國的低通脹使中國出口商品更具價格優勢,進而使出口成爲當前整個中國經濟運行中最穩定的一部分;其二,居民主動在消費和投資支出方面的一些變化,家庭用於買房的支出大大減少,一部分資金流向性價比高的可選消費;其三,中國製造業供應商積極競爭,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與此同時,陸挺指出,一方面要看到積極因素,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樂觀,今年的挑戰來自幾個方面,首先是房地產行業缺乏自我平衡的能力;其次,房地產行業下行以及中央政府抑制地方政府隱性負債對固定投資產生一些影響,這些會使財政收入面臨壓力;再次,消費領域面臨高基數和一些報復性消費動力有所下行的壓力。最後,“新三樣”在過去幾年投資高峰下,投資增速難以持續,出口可能也會遇到一些阻力。

陸挺認爲,要讓經濟穩定下來必須要穩住房地產行業,國內政策還有一些改進空間,“要把保交房和保主體結合起來。”他建議,實際操作上把保交房過程和保障房建設過程結合起來是最好的,應該由中央政府出面建立一定的保交房基金,同時要做詳細的調研,對去化率很高的樓盤和樓宇應該保交房,剩下的地方政府去收購,“但這個資金應該更多來自中央的財政資金,這些樓房建完之後,其中一部分房子作爲保障房。”

此外,在談到未來中國的城市格局和房地產行業的變化時,陸挺表示,“越來越向經濟發達地區集中,越來越向大城市集中。”中國房地產在經歷了下滑之後,將來有所復甦後形成的新格局可能更像回到2015年以前、乃至2010年以前,即發達地區、大城市主導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陸挺進一步表示,這種格局下需要解決好兩個問題,即,第一,如何控制地方政府的隱性負債,第二,如何減緩區域之間的不平衡和差距。陸挺認爲,一種方式是,一方面對土地收入劇減、經濟發展前景相對不太明朗的地方要非常嚴厲地抑制負債,重新硬化地方的預算約束,但另一方面可能要增加中央政府轉移支付的比例和力度。“這個力度已經相當高了,但是邊際上將來還是要增加。”究其原因,陸挺表示,取消房地產限制性政策後,再一次將城市化的發展交給市場、人口流動等自然規律之後,區域差距會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