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碳化矽市場狂降價 美國科銳股價大跌82%背後玄機

穩懋董事長陳進財帶領穩懋建立第三類半導體制造能力。(圖/財訊提供)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兩年前,第三類半導體是市場上最熱門的題材,相關個股不只在中國股市大漲,也帶動了臺股第三類半導體個股股價往前衝。然而,過去兩年,美國和臺灣相關類股的表現卻和預期不同。

原本居於領先地位的美國科銳(Wolfspeed),股價從2021年底每股139美元的價格,到2024年5月跌至25美元。通訊用氮化鎵大廠Qorvo的股價,也從2021年7月每股191美元的高點,今年5月時,跌至每股95美元。

而在臺灣,漢磊、嘉晶是少數能製造碳化矽材料並代工製造碳化矽元件的公司,漢磊股價在2021年11月站上每股150元之後,開始下滑,到2024年5月股價停留在每股67元附近,嘉晶的股價走勢也十分類似。

美臺概念股 股價溜滑梯

第三類半導體指的是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這兩種材料,和主流的矽基材料差別是,碳化矽和氮化鎵擁有高崩潰電壓、高功率、高頻、耐高溫等特性,是推動電動車、5G、衛星通訊都不可或缺的材料。

要談第三類半導體,首先要將碳化矽和氮化鎵分開看。在碳化矽方面,根據市調機構YOLE分析,2021年時市場規模爲10.9億美元,2023年市場規模爲12.8億美元,最主要的應用就是作爲電動車的逆變器,取代傳統的矽基產品。

如今,隨着全球積極發展電動車,碳化矽已經被許多電動車公司採用,除了率先應用的特斯拉,陸廠如比亞迪、小鵬、蔚來等公司都推出採用八百伏電壓運行的電動車,以實現從零到時速一百能在三秒內達成,同時達成長續航里程的性能。

大打價格戰 廠商難圖利

不過,《財訊》雙週刊指出,由於中國產能大幅擴張,碳化矽基板價格下滑速度遠超過市場擴張的速度。業界人士透露,中國6吋碳化矽晶圓代工價格,已降至每片一千兩百至一千八百美元左右,較兩年多前每片4千美元左右的代工價格大幅下調。

由於中國前幾年舉全國之力動員投入相關供應鏈建置,「生產碳化矽用的磊晶設備,原本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供應,但現在中國已有仿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