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臺香港知識分子無償奉獻 成爲育幼院孩子「重要他人」

育幼機構專業人員和「桃花源計劃」團隊決定讓孩子們參與Euro的火化儀式,讓孩子們陪狗狗走完最後一程,也開了兩次關於生命議題的課程,讓孩子們畫下於狗狗的美好回憶,孩子們的情緒也在這過程中得到宣泄。(林博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身爲搶救受虐兒婦關懷協會顧問的林博,有感於育幼院孩子的需要,召集了來臺定居的香港高知識份子,一同爲孩子提供服務。(林博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近年越來越多香港人旅居臺灣,其中不乏已退休的高知識份子,爲回饋臺灣社會,他們投身公益活動,成爲臺灣孩子們的重要他人。在桃園的大園區的某家育幼院,就有4名熱心香港知識份子,每週空出時間免費教孩子學英文、數學、劇場表演,亦有醫師帶孩子們進行電影賞析,透過影片教導孩子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數年前,育幼院一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來到聯新國際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博診間。因孩子情緒不穩、具有攻擊行爲,造成育幼院工作人員大量耗能,林博爲孩子治療之際,也對工作人員提供支持,就此催生了「搶救受虐兒婦關懷協會」的「桃花源計劃」。身爲搶救受虐兒婦關懷協會顧問的他,有感於育幼院孩子的需要,召集了來臺定居的香港高知識份子,一同爲孩子提供服務。

「育幼院的孩子大部分的家庭都沒有功能,父母吸毒、坐牢,孩子在外流浪,才被社會局安置」。林博指出,這些孩子從過去的家長身上學到很多不好的生活習慣,需要更多元的角色認同,讓他們看到大人並不是只有吸毒、做違法的事情,也可以成爲優秀的樣子。

參與「桃花源計劃」的4名港人,都來自不同領域,分別負責數學、英文、劇場表演的教學,及電影賞析。除了上課,專家們也會依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介入處理。近期育幼院孩子因流浪狗Euro的死亡,20多名孩子集體陷入低潮,林博也與香港生死教育學會委員廖綺華共同開會,討論幫助孩子的解方。

林博分析,育幼院的孩子之所以出現情緒反應,甚至有人因此失眠,原因在於「移情作用」,當一個人能夠從自己的經歷中找到共鳴點,並且能夠將自己置身於對方的處境中,就可能產生這樣的情境。對這些孩子而言,流浪狗與自身的處境相似,許多孩子都曾遭受父母遺棄,成長過程也在流浪,遭受過同儕霸凌。一般人會認爲狗狗死亡只是小事,但對他們而言,卻需要專業的處理,不能置之不理。

經過討論,育幼機構專業人員和「桃花源計劃」團隊決定讓孩子們參與Euro的火化儀式,讓孩子們陪狗狗走完最後一程,也開了兩次關於生命議題的課程,讓孩子們畫下於狗狗的美好回憶,孩子們的情緒也在這過程中得到宣泄。如今的他們,已能恢復正常上課。

育幼院主任朱嘉敏表示,「桃花源計劃」的專家們都是免費提供幫助,給了育幼院非常大的支持。曾有孩子體驗過被拋棄的經驗,難以與他人建立關係,也不願意接受心理諮商,但在專家介入後,願意敞開心房。專家們願意付出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在困境中能找到人幫助,對他們而言就已經很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