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泰文》美臺切香腸 當心切到手

圖爲中華民國國旗與美國國旗。(圖/翻攝自 蔡英文總統 推特)

今年以來,臺海形勢風雲變色,衝突陰霾揮之不去。這主要是美國挑動臺灣對抗中國大陸的結果,而臺灣將承受這一事態的所有風險,這不是臺灣同胞所願,也非大陸同胞所樂見。

與過去幾年臺海形勢緊張的原因不同,今年臺海形勢烏雲密佈,川普政府要承擔大部分責任。近期,兩岸關係緊張主要表現爲解放軍連續在沿海地區舉行軍事演習,解放軍軍機數次越過美國人畫設的「海峽中線」,臺軍飛機起飛進行所謂的監視和驅離,兩岸艦機的近距離接觸容易釀成擦槍走火。然這僅是事態的表像和結果,真正的原因在於美國主動提升美臺關係,逼迫中國大陸出手。

今年美國之所以急於拉臺灣制衡中國大陸,固然有蔡連任後強化對美工作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美國在與中國大陸的戰略博弈中已經幾乎無可用之牌,只能使出最後的王牌─臺灣牌。過去幾年,川普制衡中國的招數幾乎用盡,貿易牌、科技牌、人員交流牌,甚至打出了關停使領館牌,然而沒有一張牌讓中國徹底屈服,更沒有改變中國共產黨在大陸的執政地位。因此,蓬佩奧等人轉而強打臺灣牌力度。

臺灣牌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同時也是最能惹惱惹怒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問題。美國政府內的一些人過去和現在一直認爲,在大陸並沒有做好武力統一臺灣準備的情況下,在臺海地區掀起風浪,會在大陸民間製造輿論甚至是輿情,從而給中國政府製造難題,進而造成民衆對政府的不信任。而這正合蓬佩奧等人的離間計,離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關係。

無論是美國高層官員訪臺,還是美國強化對臺軍售,似乎受到島內不分藍綠的歡迎。只要美國願意給,臺灣是照單全收甚至是求之不得。然而,臺灣民衆也應該覆盤總結一下,美臺關係熱熱鬧鬧的大戲,給臺灣帶來了什麼?美國對臺軍售,哪怕是出售F-35這種最先進的戰機,能讓臺灣平衡得了大陸的軍力嗎?不能!臺灣平均每年向美國購買3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買來了美國對臺灣的安全承諾了嗎?沒有!哪怕是美國部長級官員訪臺,代表美國承認臺灣是一個主權國家嗎?不會!美國根本沒有打算認真地支援臺灣,沒有把臺灣當真朋友,臺灣也不可能突破中美關係的天花板。相反,因爲臺灣不進一步向美國開放市場,訪臺的柯拉克竟然賭氣不主持「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機制」。美國這種鴨霸和唯利是圖的做法,看在臺灣同胞眼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目前,美國的蓬佩奧等人和臺灣當局對中國大陸都存在巨大的認知盲區。在對待危害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問題上,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態度和政策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在日本挑起釣魚島爭端後,中國艦船實現了對釣魚島海域的常態化巡航;在菲律賓挑起南海爭端後,中國開始在南海填海造島;在亂港分子和境外勢力挑起香港亂局後,中國製定了《港區國安法》。

在臺海問題上,今年解放軍軍機第一次越過「海峽中線」,是6月初美國C40軍機穿越臺灣本島。在對美軍意圖和行爲判斷不明的情況下,解放軍當然有理由採取相應的軍事行動。近期解放軍軍機再次越過「海峽中線」,是由於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和國務次卿柯拉克訪問臺灣。也就是說,美國把臺灣推到對抗中國大陸的第一線,讓解放軍有更多的理由和機會強化在臺海地區的軍事存在。解放軍越過所謂的「海峽中線」已經是常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也公開表示「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

美國和臺灣方面應該清晰地認知到,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大陸政府絕不會妥協和讓步。相反,大陸政府會利用時機進一步塑造態勢,強化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川普政府和臺灣當局的切香腸戰術不僅不可能成功,相反還會切到自己的手。歷史上的經驗告訴我們,美國在遇到危機時縮手的速度比誰都快,而與大陸僅隔一灣淺淺的海峽的臺灣,又該如何自處呢?(作者爲大陸兩岸關係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