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嶸致辭:期待在今年的行業週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盧嶸(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各位尊敬的嘉賓,下午好!就在上個禮拜,地產圈發生了幾件引人注目的重要的新聞,它們分別是:萬科的年度利潤下降了46%、碧桂園宣佈停牌、融創去年的營業收入增長了59%、萬達宣佈引入600億的投資、中海在上海的項目大賣了196億,刷新了全國的單盤銷售紀錄。這些就是行業喜憂參半的真實寫照,大家因此都很關心,房地產行業到底有沒有見底?政策究竟還能放寬到何種程度?房企的債務風險還能如何化解?這些現在都是衆說紛紜。

我們看到房地產行業最新的市場數據,不樂觀的成分居多,例如今年前兩月,全國房地產開發的投資同比下降了9%,新建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20%,新建商品房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9%,而全國商品房的待售面積同比卻增長了15%。這樣的數據是在去年市場行情並非有效好轉情況下出現的繼續下降,這當然不是什麼積極的信號。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信心的週期”,核心是信心,關鍵詞是“週期”,這確實值得我們行業人士和媒體都來好好地研判,信心來源於預期,預期不扭轉,信心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打破市場和信心交替式超跌的週期就格外重要。

我們也看到國常會發出的信號是很直白的,它明確定性房地產產業的鏈條長、涉及面廣、事關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局,明確要求有效激發潛在需求,加快完善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改革商品房相關的基礎性制度。我們覺得改革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法,着力構建房地產發展的新模式,總而言之就是不能因爲房地產的狀況引發系統性的風險,在改革房地產基礎制度的頂層設計下,讓民生保障的歸政府、讓市場調節的歸市場。

我們觀察今年的房地產行業大事,可以參考香港一步到位,取消所有的樓市管制措施,所激發的市場反彈,也可以參考上海高端住宅目前銷售火爆的市場狀況,還可以參考一些頭部房企在出清風險上面的積極進展。這個10萬億級的大行業需要在復甦中尋找信心,需要在消極中尋找積極的信號,需要儘快從政策底過渡到市場底。

作爲年度論壇的聯合主辦方,我們期待在今年的行業週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希望產業鏈上所有的企業都能夠重新蓬勃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