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環》衛司特大漲逾8成 上櫃蜜月甜

衛司特林世民董事長指出,隨着電子業廠房設備產能逐漸擴大,原先設置的混凝池不敷使用,且由於混凝池佔地較廣,不易擴增,導致電子產業業者開始陸續接受採用電解法來逐漸取代混凝法。相比混凝法,電解法能顯著減少污泥的產量,降低相關的費用支出,提煉出的金屬亦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可再次用於製造電子產品和化學制品,從而達到零碳排和循環經濟的環保目標,成爲一種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

衛司特營收佔比部分,PCB客戶約佔70%,半導體業佔15%~20%,面板業佔10%~15%。衛司特目前已經爲超過60家工廠提供了BOO(Build-Operate-Own;投資建造-經營操作-資產擁有)形式的服務,並與20多家工廠開展了銷售和維護合作。2022年,衛司特平均每月回收量已經超過400噸,處理金屬廢液超過20,000噸。

除了銅外,衛司特也已成功開發出「鈷、鎳」多元金屬電解回收技術及設備,能爲不同種類的金屬提供相應的分離和提煉服務。目前,該公司已成功銷售鈷電解設備給半導體晶圓製造客戶,而鎳金屬方面則已透過BOO方式協助PCB大客戶進行金屬提煉工作。

同時,着眼全球電動車銷售比例的提升以及綠色能源轉型的加速,未來五到十年內,全球對於回收鋰電池材料的需求將急劇增長;同時,各國政府也已實施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優惠政策支持電池回收的業務拓展,衛司特在今年也轉投資鋰電池回收業務,相關營收可望於2025年開始發酵。

海外市場部分,在臺灣奠定基礎後,衛司特則將目光向國際市場擴展。目前,已在大陸、越南和新加坡等地設立子公司,並在隨着客戶前往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地設置服務據點,可望爲未來的業績增長提供強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