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家統計局指物價低位運行會得到改善 不會出現通貨緊縮

大陸國家統計局指物價低位運行狀況會得到改善,不會出現通貨緊縮。(圖/中新社)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5日舉行11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從11月當月價格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和同比都在下降,降幅比上月有所擴大。價格低位運行狀況會得到改善,不會出現通貨緊縮。

劉愛華表示,物價變化繼續呈現結構性特徵,核心CPI仍然保持穩定。當月CPI環比和同比下降,主要是食品和能源價格波動下行影響。在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的核心CPI,11月當月同比上漲0.6%,漲幅與10月相同。1-11月核心CPI同比上漲0.7%,累計漲幅和1-10月也是相同的。

劉愛華指出,食品、能源和部分出行類服務價格下行,主要呈現季節性回落。這種季節性回落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從環比看,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9%,主要受天氣偏暖、農產品供應充足的影響。11月大陸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都比常年偏高,偏高的氣溫利於農產品生產儲運,從這個月數據看,鮮菜、雞蛋和水產品等鮮活食品價格降幅都超過常年季節性水準。豬肉價格受毛豬出欄量增加以及天氣偏暖部分醃臘需求延後影響也呈現超季節回落。從能源方面看,大陸汽油價格環比下降2.8%,主要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降幅爲今年以來最大。此外,11月旅遊出行進入淡季,機票、住宿等旅遊交通價格環比下降。從同比看,食品價格同比降幅有所擴大,能源價格也是由上月上漲轉爲下降1.3%,下拉CPI降幅擴大。

此外,劉愛華表示,經濟運行總體恢復尤其是需求持續恢復,有助於改善物價低位運行狀況。今年以來,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商品和服務需求持續恢復,從11月當月數據看,市場銷售增長較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增速比10月加快2.5個百分點。1-11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9.5%,增速比1-10月加快0.5個百分點。剛剛閉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隨着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步落實見效,消費將逐步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有望得到逐步緩解,價格低位運行狀況也會得到改善,不會出現通貨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