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利多消息偏多 港股留意業績好壞

美股S&P 500指數在4月19日觸底後快速回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利率攀高對估值的利空因素減弱。及後,美國公佈的4月CPI漲幅低於預期,亦爲市場帶來喜訊,提振金融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

近日聯準會淡化升息風險,市場預期2024年有望降息,幅度介於1至2碼之間,短線美國國債孳息率下行,美國經濟實現軟着陸機率上升,金融市場風險偏好回溫,但「higher for longer」仍是主調。聯準會主席鮑爾週二於阿姆斯特丹活動上表示,「我們需要耐心,讓限制性政策發揮作用。」

細看這次公佈的4月CPI數據,反映出核心服務(supercore)通膨依舊是通膨降溫過程最難處理部分,但是勞動市場目前已見到職位空缺率下降、非農新增就業下降與工資成長放緩,因此第二季核心服務通膨在下半年是可能轉爲年增率下降的。當然,這要時間去驗證,正如鮑爾所言,不能期望抗通膨是一條平坦的道路。

美國4月份零售銷售按月不變,遜市場預期增長0.4%,反映美國經濟增長力度降溫,但程度相對有限,目前仍支持經濟軟着陸的情境。美股反彈至此,後續比較大的風險反而不是降息趨緩,而是景氣下行的速度加快,往後需密切注視勞動市場的變化。在聯準會有較明顯的轉鴿訊號之前,我們維持大企業佔優風格不變,皆因面對較高利率,小型股融資仍困難。

至於中港方面,本週利多消息依然偏多,帶動恆生指數進一步上升,爲連續第四周上漲。本週港股每日主板成交額平均達港幣1,686億元,較上週每日平均額上升23.8%。受惠於港股成交於最近一個月均維持千億以上水平,港交所股價按週上漲3.2%。

本週推動股市進一步向上的原因,主要由重磅股業績表現及大陸房市最新消息所帶動。首先特別針對最近一季的科技股業績,雖然部分個股有差強人意的表現,但整體表現依然不錯,普遍優於市場預期。例如騰訊最新一季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純利人民幣(下同)502.6億元,年增54%,遠優於市場預期的430億元。

另一方面,針對大陸房市的政策繼續密集出臺,17日中國人民銀行及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進一步下調首套及二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貸利率政策下限措施及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措施將有助提升降低市場入市門檻及給予地方根據當地情況因城施策提供更大彈性,將有助提升整體政策的成效。

另外,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指出,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地方政府可以合理價格收購閒置住宅用地及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宅,向地方政府傳遞「綠燈」訊號,措施落實將有助加快房企資金回籠及幫助消化存量住房問題,惟近期房地產股漲勢較急,短線部署宜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