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不足、未知碳費 恐衝擊臺積業績
電價審議委員會最快本週召開,電價調漲幅度成爲各界關切焦點。圖爲電網。 (郭吉銓攝)
電價審議委員會最快本週召開,由於目前臺電售電越多虧損越大,因此4月份電價調漲已是共識,且工業用電將大幅調升,半導體等特大戶電價調幅恐逾2成,外界預期這將侵蝕臺積電獲利,但專家表示,臺積電怕的不是電費,在未來新制程的用電量只會更可怕,但增加的用電成本還不如客戶的綠電要求以及未知的碳費牌價。
臺電統計在2023年全年售電共2300億度,其中工業用電爲1640億度佔7成,但全臺灣特高壓用戶只有701家,合計用電793億度,半導體業用電量爲379億度;另臺積電永續報告書中提到,2022年的用電量爲210.8億度,加上新制程,在2023年的用電量只會高不會低。
舉例來說,7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都需用到EUV曝光機,1臺EUV運轉24小時用電達3萬度,7奈米以下的客戶包括聯發科、AMD、高通、蘋果以及NVIDIA等知名大廠。未來3奈米晶圓廠年耗電量預計達到70億度,更先進的2奈米、1奈米廠年耗電可能突破百億度。
對此前資策會總監、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表示,談省電對臺積電來說太無奈,因爲先進製程本來就會比較耗電;臺積電最在意的是綠電及供電穩定,因爲很早就簽署RE100,在2050年以前採用100%綠電,客戶也會要求臺積電逐步採用綠電,因此臺灣有95%以上的綠電都被臺積電買走,但對臺積電來說,目前的綠電供給還是不夠。
面對4月即將上漲的電價,陳子昂認爲事情有輕重緩急,對臺積電及其客戶來說電價調漲都在可控範圍,臺灣的電價跟全世界比起來還算便宜,且電價成本在晶圓製造中的成本比重也不算太大,真正重要的是設備、人力,即使電價上漲20%,對臺積電乃至其他半導體廠在攤提下成本也不會增加太多;因此首先要處理的是綠電來源、碳費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