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2022年版猴痘診療指南 可透過密接與飛沫傳播

大陸國家衛健委等單位日前印發《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澎湃新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下一波醞釀的傳染病風險再起。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印發《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要求一旦發現猴痘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應及時按照有關要求報告,並全力組織做好醫療 救治工作,切實保障民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該《指南》指出,猴痘的主要傳染源爲感染猴痘病毒的齧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包括猴、黑猩猩、人)感染後也可成爲傳染源。病毒經黏膜和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人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

據中新網引述該《指南》介紹,猴痘潛伏期爲5至21天,多爲6至13天。發病早期出現寒顫、發熱,體溫多在38.5℃以上,可伴隨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狀。多數患者出現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淋巴結腫大。發病後1至3天出現皮疹。

而猴痘大部分愈後良好。嚴重病例常見於年幼兒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羣。《指南》指出,目前大陸國內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症支持和併發症的治療。治療方面要臥牀休息,注意補充營養及水分,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體溫高者,物理降溫爲主,超過38.5℃,予解熱鎮痛藥退熱,但要注意防止大量出汗引發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