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 陸今後5年潛在經濟成長率5%~6%

大陸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資料照/澎湃新聞)

中國財政學會會長、大陸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於大陸官媒《經濟日報》撰文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着力點之一,是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爲主,而今後5年,中國潛在經濟成長率應該在5%至6%。

樓繼偉表示,中國應持適宜的成長速度,今後5年潛在經濟成長率應該在5%至6%,但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再過5年可能會降到4%至5%。他說,今年中國經濟成長速度會超過5%,考慮到去年的低基數,仍低於潛在成長率,不利於保持充分就業。

樓繼偉建議,可適度降低利率,更重要的是及時調整預算,增加財政赤字,主要是增加中央赤字,大部分用於對中小微企業房租、水電、利息等階段性補貼;小部分可以轉移給地方,緩解地方財政困難。適當增加地方財政赤字,主要不是用於新增建設項目,而是彌補現存項目的欠資。

他指出,疫情產生的疤痕效應是比較嚴重的,企業、居民和地方政府都在修復資產負債表,信心恢復也需要一個過程。只有資產負債表趨於正常,信心恢復,企業纔敢投資。只有就業情況改善,對未來收入有信心,居民纔敢消費。相應的,財政收入也會增加。

樓繼偉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着力點之一,是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爲主。目前最終消費佔GDP的比重約爲54%,低於國際平均水準,今後這一比重應當在60%以上。讓2.9億左右的農民工真正在城鎮落戶,會大幅提高消費,也會產生新的就業機會,還有助於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

此外,樓繼偉認爲,中國應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目前影響配置效率最大的是城鄉二元結構,勞動力和土地作爲最基礎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不能順暢流通。只有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產業纔會有競爭力,也會產生足夠的市場需求,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應當是進一步改革的重點方面。

最後是解決影響財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樓繼偉說,首先要區分財政政策短期和長期效應。如果經過科學分析認爲短期財政政策需要擴張,就要及時增加財政赤字,使經濟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這種做法代價是最小的,不會影響財政的可持續性。如果認爲某些政策有制度性缺陷,就要通過結構性改革彌補缺陷,以免對財政造成長期的壓力,損害財政可持續性。